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巧扮科技福爾摩斯 多重目的個案研究學術研討

專案成果收錄:

【科管所訊】福爾摩斯是一個具有高度科學頭腦的英國私家偵探,具有敏銳的環境偵察才能,藉由勤於不斷學習、不斷研究、不斷實踐的辦案過程,養成了善於思考的習慣,與勇於批判的求真思維。因此,他所進行的各種偵探案例合乎邏輯,入情入理;更對各種案件的解構與破案手法,令人拍案叫絕。這樣的描述,正是4月30日由本校科管所主辦的「多重目的個案研究學術研討會」的寫照。

  這是一場由國科會贊助的台灣中部地區質性研究社群活動,在商學院8樓太學廳舉行。計有中興大學、靜宜大學、成功大學、實踐大學南部分校與政治大學等約20餘人與會。

  活動分為上下午兩個主題進行:上午科管所邀請到國內知名的質性研究學者,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蕭瑞麟教授,帶領與會者討論何謂質性研究?如何從事個案的田野調查工作?藉由「台灣應用材料半導體」、「階梯英語」與「台灣大車隊計程車」台灣真實三起研究案例,有系統地進行田野採訪經驗的分享與研究議題深入淺出的解析。下午由知名的政治評論家公孫策先生擔綱,從歷史縱深角度來探討管理領域中個案研究的價值何在,並分享他的「乘長風破萬里浪——水滸傳教你縱橫天下的江湖要訣」的長期歷史觀察心得。

  在全天的活動中,本校科管所一年級12位同學均全程參與。此種結合實務與理論的研究取向個案討論,可幫助同學不論是在學習的歷程,或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的提升上,均有明顯的效果。未來科管所將繼續邀請更多的校外福爾摩斯專家前來分享或主持學術工作坊,以建構質性研究學習社群的中部溝通平台,一同探索科技的未來新議題,並尋找可能的破案線索。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蘋果的滋味(何冠廷)

本周上課老師舉了「Get a Mac」 的系列廣告作為例子,我想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這一系列的短片吧?由此可見,它的擴散有多麼成功。最後我們在課程中的討論,將這系列短片的目標觀眾,定位在剛從PC轉用Mac的使用者。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可以用這些短片,向周遭還在使用PC的友人,證明Mac有多好用,當然也間接表達自己做了明智的決定。

下課後我思考了一下,真的是這樣嗎?或者說,真的只是這樣嗎?本著實事求是精神,我在Youtube上把這些短片再看一次,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認為這系列短片,除了針對剛轉換到Mac的使用者以外,對不同的使用者應該也有不同的效果。

我先將使用者分成四類,再一一探究這系列短片,對不同使用者所發揮的不同效果。若以PC和Mac為兩極,畫出一道光譜,則可將使用者分類為PC使用者、跳到PC的Mac使用者(別懷疑,真的也有這種人)、跳到Mac的PC使用者以及Mac使用者。

PC使用者─震撼彈

這系列短片緊抓著PC的缺點(中毒、當機)猛打,並藉此凸顯出Mac(不會中毒、系統穩定)的優點,最後再消除PC使用者的擔憂(可同時運作兩種作業系統、Office在Mac上也能使用)。可說是在PC使用者的心中投下一顆震撼彈,並激發他們的好奇心:「Mac真的有這麼好嗎?」

跳到PC的Mac使用者─照明彈

對於那些跳回PC懷抱,重新面對病毒和當機之苦的Mac使用者,這系列短片宛如在黑夜中投射一顆照明彈,讓他們想起Mac的好處,提醒他們回頭是岸的真諦。

跳到Mac的PC使用者─子彈

人們有一種習性,看到好看的電影或者吃到好吃的東西時,會急著向朋友分享,此時他們也成了最佳的創新擴散者。這一系列短片,便成了剛跳槽的PC使用者的子彈,短小精悍,只要一發就可以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而他們只需要把Youtube的網址轉貼出去,朋友們自然一目了然。

Mac使用者─防彈背心

Apple的行銷策略近乎宗教宣導,先前「Think Different」的廣告,便將Apple的使用者定位成一群特立獨行的人(包括Steve Jobs自己)。所以這系列短片也傳達了Mac使用者的優越感(對照呆頭呆腦的PC),等於給了他們一件防彈背心,加強對Apple的品牌忠誠度。

這種英雄(Mac)打敗壞人(PC)的劇碼百看不厭,一則短片表達一個重點,也相當簡單明瞭。除了短片本身的設計優良以外,我認為還有一個外在因素,也間接促進了短片的擴散。那就是,幾乎所有的電腦使用者,都有用過PC的經驗(畢竟PC還是市場主流),因此每個使用者對於使用PC的不便之處,或多或少都有切身之痛。這段短片創造了經驗的連結,自然可以引發許多人的共鳴,使它在Youtube上被大量點閱,並且被翻成各國語言。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看過Apple的個案,其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Microsoft的使用者在『忍受』他們的電腦,但Apple的使用者卻是『熱愛』他們的電腦。」身為一個同時使用兩種系統的人,這段話無寧是我心中的最佳寫照。Microsoft對這些短片當然很感冒,所以他們也不甘示弱,找來一堆專業人士拍了「I am a PC」的短片,至於成果如何,就請各位自己看看吧!

I am a P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V7NoRjI0H0

另外,「Get a Mac」的系列廣告也拍攝了日本版,我在Youtube上搜尋了一下,發現日本好像是唯一重新找當地演員拍攝的版本,不知道這其中意味著甚麼?我推測了一下,可能是因為日本市場的規模很大,而日本人英文不好又排斥國外產品,因此才特地拍攝日本版,以增加日本人的接受程度。由此可見,Apple其實也蠻因「利」制宜的。

Get a Mac日本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LbfkbCeFek&NR=1

何冠廷,政大科管所碩二生,Mac使用者。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擴散過程的「質」(楊純芳)

下錯指令小心害到人

  從印尼推行的避孕措施可以發現,印尼當局在推行此創新時,雖然施行效果絕佳,但擴散品質令人堪憂。多數當地婦女在政府強迫下接受避孕手術,成為創新擴散的受害者。這個例子讓我想到,如果要擴散一個創新制度、策略時,一定要考慮其可能會造成的後果,以及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執行單位是否可以用最佳品質進行創新的擴散,是否可以站在接受者角度思考,這將是我們必須注意的課題!有朝一日當我們身為創新的擴散、執行者時,創新擴散的結果必然重要,但擴散過程的「質」更是一個擴散成功的必要元素。

MAC廣告針對誰

  MAC與PC對話的廣告,誰是MAC想要吸引的對象?兩者的對話中,如果沒有使用過MAC的軟體,會很難去了解影片人物所言的意義。沒有進一步想,還真沒想過,原來MAC想吸引MAC的潛在使用者—也就是創新採納的早期接受者,MAC使用很聰明的創新擴散手段,在早期接受者採納後,更進一步擔任擴散者的角色,替MAC進行宣傳。
  
  仔細想起來,很多產品都會用這樣的方式去進行創新的擴散,像最近SONY推出的傻瓜數位新品-DSC-TX9/R,這個產品可以將主體以外的背景霧化(背景散焦模式),模擬單眼相機淺景深的效果。對於了解單眼相機的但買不起單眼相機的人來說,這個新功能簡直棒極了!因此這群人就成為SONY這款相機的潛在購買者。

讓關鍵人物成為你的樁腳

  創新的擴散往往沒有這麼順利,因此成功的安排樁腳將會使創新擴散順理成章得到成功的結果。就如同這次的五都大選,將會是下一次總統大選的關鍵樁腳布局。只要兩大政黨其中一黨成功佈好樁腳,在總統大選期間就可透過樁腳擴散期候選人之政見、理念,並與候選人站在同一陣線,讓樁腳為候選人講話,而不是讓候選人自己拼命去說服別人。只要樁腳安排成功,總統大選勢必得利,就看五都大選的結果,是不是可以驗證政治樁腳的威力。

兩竿相比,一見高下(李佩樺)

創新的擴散與採納11/9課後心得
99359005 李佩樺

1. 科學上創新的發現有時候因為理論太前衛,也很容易導致世人的反感與厭惡。例如上課時有提到的伽利略,就是因為其所提出的理論推翻了過去眾人所熟悉並尊崇為真理的天動說,因此而遭到迫害。我認為這樣的例子其實很清楚表達出,在我們社會上宗教對於生活的影響性之大,例如現在的生物科技發達,也常常會做出與衝較抗衡的事情發生必且受到嚴厲譴責。

例如在許多宗教保守的地方,仍然禁止生物科技進行動物實驗,像是利用老鼠做人類的耳朵在移植到人身上,或是利用豬心移植等等,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都不被接受。我們利用生物科技做出了以前我們認為是上帝才能做的事,無關道德只關科技,這究竟是我們扮演了上帝的角色,還是我們違背了上帝的意志?

2. Mac vs. PC 的廣告讓我很很震撼,原來在看似單純有趣的往告內容之外,延伸出來的是Mac對於其主力推廣者的了解! Mac的主要推廣者是在於過去那些使用PC上有不愉快經驗而轉來使用Mac的消費者。這些人往往因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重視Mac穩定的系統,而忽略了系統不相容的痛苦,轉移了Mac新使用者的注意力,讓他聚焦在Mac的優點而不是缺點上,往往能讓消費者對於其功能有更加驚喜的感覺。因此,這也更容易就開始慫恿其他身邊的朋友購買了!蘋果電腦的廣告行銷真的讓人非常驚艷,這種「兩竿相比,一見高下」的比較方式,讓人只看到了結果,卻往往忽略了也許這兩隻竿只是站在不同利基點在比較。

3. 埃及嬰兒脫水口服劑成功地利用了娛樂業結合廣告的方式,推廣了其產品,成為置入性行銷的佳例。而我身為一個忠實的八點檔鄉土劇戲迷來說,我也注意到了這樣子的風潮真的是非常厲害,而現在除了飲料、服飾可以置入性行銷之外,連地點也可以置入性行銷一下。

例如韓劇就是利用其美麗的風景作為吸引世界各地劇迷到韓國觀光的手法。我們的政府現在也很厲害,因為我發現它們常常都會把政策宣導置入到戲劇當中。例如前一陣子可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了,戲中的劇情就會帶著所有角色、全家大小一起到醫院打疫苗,一邊打還不忘一邊微笑宣傳打流感疫苗的好處跟施打地點與年齡 。

除此之外,選舉快要到的時候,還會透過同樣的方式不斷提醒民眾要記得去投票,真的是非常有趣!看來政令的宣導,除了老是透過廣告、海報等等八股的方式宣傳,八點檔鄉土劇的管道也是非常好!不過這邊也要注意到,像這邊的政策宣導就會以八點檔鄉土劇的收視群作為主要的考量,主推的政策都是比較與中老年人或是婦女相關的,很少有跟年輕族群相關的政策。例如我還看過反詐騙、老人年金、反家暴的政策,卻從來沒看過反毒、反飆車的廣告。我認為這就是適性的表現。畢竟,反毒飆車這種廣告與其透過八點檔來宣導,不如透過社群網站宣導的力量會更來得大吧!

找自己兒子做實驗(陳宛渝)

1. 關於MAC和一般筆電的廣告中,除了將主打的顧客放在剛轉換成MAC電腦的人,希望藉由這些使用者,將創新傳播更快。但我認為應該也有針對到Apple的愛用者,因為使用Apple其他產品的消費者,我覺得有些共同點,是較年輕的客群,以及對3C或是新事物的敏銳度高的消費者。MAC這個廣告,以我第一次看,又不是MAC的使用者時,我同樣會去思考MAC這個廣告的意涵,加上對於Apple其他產品的認識,也許方便我去尋找到廣告表達的意涵,或是更容易搜尋到相關資訊,也許在下次換筆電的時候,或是在受不了其他品牌筆電有問題時,很容易就想到MAC的筆電,轉而更換成MAC。因此,其實這樣的廣告內容,只要在短短的時間點,能夠吸引到消費者,造成消費者的好奇,且去尋找答案,其實也算是成功了。

2. 在微生物之父巴施德的推廣案例中,其實我以前讀過他相關的故事,只是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出發。這次從創新的擴散角度出發,又看到不同面向的巴施德。在推廣的過程中,巴施德尋找皇家科學學會協助,聯名發表文章的例子中,除了加速創新的擴散,並聯合許多人支持他。但我認為也許同樣也是找他們背書,不只讓他們沒有反對巴施德創新的理由,因為聯名發表過的關係,也利用這些知名學者的支持,更加深他理論的可看性,也許他的理論一開始沒有現在討論的那樣神奇,而是在重量級學者的加持後,塑造出更驚人的研究成果。

3. 同樣是在巴施德的例子中,我發現了一個十分類似的案例,也是疫苗防疫的概念應用,只是差別是在於用於人身上,巴施德是應用在牛身上。這個例子是天花的疫苗,在推廣應該是比巴施德更困難的,因為人更難找到自願者,於是科學家找了自己和朋友的兒子做實驗,獲得了成功的實驗結果,也順利的將創新推廣出去。然而,找自己兒子做實驗的行為,實在是十分的大膽,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創新的推廣速度是很快的。

但我會思考,到底為什麼科學家要選擇如此大膽的方式?我認為主要是巴施德有一個類似的例子當先行者,因為科學家很有信心自己的實驗結果,而做出大膽的試驗,也可能是因為是自己的兒子,所以特別小心和注意。亦或是根本只是個幌子,故意選擇這樣的方式,希望引起話題,甚至是比用在牛身上更大的話題,而實際上的真實性可能就有待確定了。我是比較相信後者,畢竟,科學也是選擇性後的結果,並不是完全理性和真實的,但是,天花疫苗發明對醫療的進步,以及所帶來的助益,絕對不能因此,而有所抹煞的。

都是優秀的創新者(莊宜軒)

創新採擴20101109上課心得
廣碩二莊宜軒

成功的電視廣告,未必是成功的網路廣告

課堂上播放了幾支Mac vs. PC的廣告,姑且不論我是不是這系列廣告的目標群眾,看到廣告的第一個想法是,如果在電視上看到這支廣告,應該會轉台吧!從目標群眾的角度來看,它或許達成了預設的溝通目的,「解決新購買者的購後失調」或者「提升新購買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但我覺得除廣告策略外,媒體策略也是評斷廣告是否「有效溝通」的要素之一,選擇適當的媒體搭配,才能事半功倍。

不知道當初是在什麼媒體上播放這系列廣告?如果是電視廣告,可能會有長度過長、以對話形式呈現不夠引人注目、媒體預算過高等問題。一支成功的電視廣告,未必是成功的網路廣告,反之亦然。針對不同目標群眾,選擇不同廣告與媒體策略,才是真正的有效溝通活動。

經濟學人與蘋果日報,都是優秀的創新者?

《經濟學人》選擇了受過高等教育、世界各國「金字塔最尖端」的讀者做為目標受眾,憑藉著它對新聞工作的使命與新聞品質之追求,它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經濟學人》選擇不迎合市場,而是試圖主導、改變市場。大部分的媒體經營,心中往往掛念著「社會責任」,但卻同時難以擺脫商業競爭機制的羈絆。姑且不以道德角度論之,《經濟學人》與《蘋果日報》都是產業中的創新者,兩者看似截然不同,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家媒體都不願在社會責任與商業利益中搖擺不定,而是毅然決然的以創新的定位走出自己的道路,不同的是一個選擇了「以天下為己任」,另一個則是選擇了「商業至上」罷了。

創新傳佈更需要極大的耐心

從老師和學姊精彩的分享當中,讓我第一次認識了Pasteur的絕頂聰明與深謀遠慮!以往我們在思考傳遞一個創新,或者如何說服別人時,往往會先考慮如何選擇說服的目標對象、如何找到領先使用者,能夠最快的達到轉捩點,讓創新快速的傳播出去。或者,我們會考慮該使用什麼樣的論點與策略,讓別人願意接受我的意見等。Pasteur教我們的,是如何將潛在的反對者變成採納者,以及社會網絡對創新的阻礙與影響。從Pasteur身上看到,原來不只創新本身需要耐心,創新傳佈更需要極大的耐心。

弱連結傳更遠(葉又誠)

11/02 Three lessons learned
G2 資管碩二 葉又誠

1. 依靠弱連結才能夠傳達資訊更遠

強連結代表著是關係密切的人,譬如好朋友或同班同學。一個新訊息的發布與傳播,若僅限於強連結來傳是傳不遠的,因為朋友跟朋友之間有共同的朋友,因此許多人很快就是第二次或第三次聽到同一個消息。但是如果把消息透過弱連結來傳,譬如把一個消息告訴一個點頭之交,那麼這消息可能會傳遞到另一個社交圈或朋友圈,那麼資訊就傳得更遠了。把同樣的思維套用到創新的擴散上,說不定也有同樣的效果。

2. 找出帶頭者

既然稱為帶頭者,就代表有一群跟隨者追尋帶頭大哥的腳步,一個創新,只要能夠找帶該領域的帶頭者採納,那麼其擴散效果就會像病毒依樣迅速擴散。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一帶頭大哥發現我們的創新有重大缺失並公諸於世時,也可能導致創新的拓展受到嚴重的考驗。

3. 有些東西一跨了個領域時,可能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價值

就像蕭老師所提到的例子,老師寫的書《不用數字的研究》原本目標對象是給有志於學習質性研究的研究生或博士生讀的,但卻有其他人把裡面的思維或理論應用到他們現實中遇到的其他問題時,找出了意想不到的價值。我相信很多創新的產生,可能源自於把其他領域或思維,應用到新的領域時,則創新就可能被產生。

使用者會心一笑(林青青)

1、先深再廣?先廣再深?

老師說研究應該要先深再廣,先把一件事情研究的透徹,再擴大廣度。老師說沒有深入的去了解就無法廣泛。但是當我們還不知道想要研究的方向時,是不是應該先廣泛的去涉獵,等找到方向後再深入的去研究呢?不過仔細想想,當我們對一件事物不了解的時候,其實很難去說我們喜歡或是不喜歡,而在研究上,如果我們擁有了可以進入的田野以及資料,似乎就有機會可以做出研究,而且先廣再深的方式,在深入研究的同時還是會有發現自己走錯路的風險,就又要再次的重新尋找方向,是一個充滿了試誤與學習的過程,我想如果想要速成,先深再廣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2、看得見的美

MAC vs PC這一系列的廣告並不像一般3C產品的廣告強調產品功能,而是藉由畫面中的對比來突顯MAC和PC的差異,從兩位主角的穿著,相較於PC的拘謹、一成不變,MAC呈現的是一種活潑年輕的freestyle。廣告裡面並不會明確的指出PC的缺失,而是指桑罵槐間接的點出PC不好,在某些片段中,甚至會以PC帶出場一些醜女跟MAC帶出美女的畫面,讓觀眾心中自然的就對兩者產生好跟不好的評價。影像所帶來的視覺印象遠超過文字的描述,當兩者同時呈現時,就會有高下立判的效果,而且也會深植在消費者的心中,這一系列的廣告為MAC的品牌訂定了一個很明確的形象。

3、新手反而是推銷的好幫手

之前就有看過不少MAC與PC這系列的廣告,但都沒有細想過這系列廣告的目標觀眾群會是誰,這次在課堂上經由老師的提示,才知道是主打剛從PC轉MAC的用戶。它利用很簡短的短劇,每次談論在一個PC的痛點,讓受夠PC又初切換系統的使用者能會心一笑。這是一個相當聰明的行銷方式,因為這些轉換陣營的使用者,可以成為MAC的說客,向仍在使用PC的朋友們宣揚MAC的教義,同時還可以拿出新入手的MAC產品增加其可試驗性,可以讓MAC擴散更為快速。


101109創新的採納與擴散3LL
98科碩甲 林青青

Mac的中間選民才是關鍵(孫曉雅)

1. 到底該何時接受創新

在上課的一開始,便提到了新觀念伴隨而來的價值落差,人們發現自己原先相信的可能是錯的,所以大多數的反應都是排斥、厭惡。就像同學提到的伽利略,他所提出的觀念實在太新了,人們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只能一味的排斥。這也讓我想到之前上課有提到的:對於新事物或新觀念,請不要身先士卒、太過勇於嘗試,但也不要落後、敬陪末座。我想當時如果有人跳出來支持伽利略的看法,大概也會被教會監禁起來吧!接受創新的時間點,也是該好好拿捏的一門藝術。

2. 不單只有創新,更要有配套措施

看到了狩獵行動的例子,讓人相當心寒,尤其當老師講到某某島為了執行政策而強逼婦女墮胎的情形,更是令我震驚。創新不單只是一個新的產品或是一個新的觀念,而是一連串的過程,從新產品(觀念)的推出,到人們的接受,都是創新需注意的地方。即使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人民的福利而必須做出改變,但更應該有完整的配套措施,不是只要達到目標就好,否則,在推出創新後,為了達到目標將使很多人受害,這樣的推行方式之下,創新是無法持久也不會深植人心的。

3. 中間選民才是致勝關鍵

Mac v.s. PC的廣告相當有趣。雖然我對於裡面提到的PC缺點也相當認同,但用習慣PC要後,也懶得換成Mac。而廣告所主打的客群正是剛從PC換到Mac的消費者,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手法,PC或是Mac的死忠顧客其實都不太會動搖,不論有沒有打廣告,他們就是堅持自己的立場,反而是那些中間搖擺不定的人,才是應該要爭取的。若爭取的中間消費者的認同,他們也就變成了推廣人員,搞不好還可以說動對手的死忠支持者。這跟選舉也相當類似,深藍和深綠的選民不太會變動,要爭取到較多的中間選民,才是致勝的關鍵,我想這也是Mac v.s. PC廣告的訴求,要穩固好那些剛換成Mac的消費者,他們可能還在搖擺不定,但穩固之後這些消費者不但可幫忙宣傳,也成為了忠實顧客。


2010-11-09 創新採納與擴散3LL
資管系四年級 孫曉雅

外部專家扮黑臉(顏瓊玉)

外部專家扮黑臉

當一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被新的推翻時,可能會痛苦的、難以接受,甚至遷怒到提出新觀念者身上。這是人性,人們也知道這是為人的弱點,這也是顧問業存在的很大意義。顧問公司可以幫企業把脈,找出公司無法成長的原因、提供公司解決無法解決的難題、協助公司進行組織改造…等。顧問公司真的有這麼神通廣大嗎?肯定有兩把刷子。但某種程度,顧問公司是外來的專家,它擁有提出新觀念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聘用顧問公司解決公司內部歧見或灌輸新作為(指令),讓改革者不會首當其衝受到「怒氣」,組織內部雖有陣痛,但忍一忍就會過去。讓外部專家扮演某種創新的推廣者,成效不見得比較好。但肯定的是,發起改革的人的日子會比較好過一點。

《我在底層的生活》

最近讀了這本小說,作者也是一個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為了深入社會底層,做最真實的報導,她到沃爾瑪折衣服、到餐廳當女侍、到看護之家洗盤子…姑且不論芭芭拉呈現出來的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底層,但她的臥底確實讓報導非常有可看性,把社會諸多黑暗角落赤裸裸地攤在讀者面前。

因為特殊目的,芭芭拉的田野就是她的生活,有些田野無法讓人旁觀,無法透過訪談、蒐集次級資料便能研究,而是要「涉入」。就像有人曾為了研究應召女而親自下海一樣。只是,「涉入」的研究可能會取得第一手珍貴的資訊,但其後續引發的效應是很複雜的。

2000 or 20000?

暑假的上海和杭州行,總是在路上「搶」計程車,讓我不禁為台灣買街跑的小黃感嘆錢難賺。為什麼要搶?因為供需失調。台灣的計程車市場也供需失調了?是供給過於需求了嗎?但我還是常常打了55***後,卻得到「線路忙線中」的回應。

台灣(台北)人還是蠻習慣路邊攔車,icall能夠開拓這一群人當作客源嗎?有必要花力氣改變這一群人的習慣嗎?還是其實只要針對叫不到車的人給予服務呢?應該有比2000和20000更大的數字等待開發的。

創新劣勢(羅元皇)

要穩?還是要快?

巴斯德在擴散他的微生物理論之前,花費了漫長的時間與等待。但以現今的科學界來說,大家注重的其實是自己的名聲,以搶先第一個發表論文為目的。好比當初DNA研究就同時有三組人馬在競賽,最後由華生與克里克拔得頭籌宣布雙股螺旋結構,贏得DNA之父的美譽。巴斯德雖然用盡心思讓微生物這個概念成功的擴散出去,但我想這套方法在現今變化如此迅速的環境中,除非能改進其速度與效率,否則能發揮的場合我想是相對有限的。

創新演化論

上課時老師提出一個概念「創新劣勢」,正因為創新的與眾不同,是對既有結構與觀念的挑戰,才會發生就算是好的創新,仍有擴散失敗的可能性(就如以前提過的德拉沃克鍵盤)。生物的演化其實也有類似的例子,達爾文倡導物競天擇,若真如此現存的物種想必都是最理想的生物,然而,事實上近年遺傳疾病患者卻是有增無減,藥物進步使得原本要被淘汰的基因苟延殘喘下來,利於生存的基因重要性卻相對降低。好的東西一定會廣為流傳並延續?我想這機率並不如原先想像的那般高。

推廣不只是推廣

推廣人員狹義來說只是個創新的載體,把新的概念推廣到接受者身上。但對接受者而言,對於兩者的區別有時並不是那麼清楚,或是在意。想像我買了一個iPad,事實上我使用的是它所提供的功能,iPad只是這些服務的載體。但假設市面上有一個產品,我們姑且叫它lpad好了,它有著比iPad更好的品質,更強大的功能,但就因為它不是iPad,所以沒什麼人想會去買他。大部分人接受不接受,決定的關鍵其實只是iPad這個載體(推廣人員),它的功能(創新)好壞根本就不在乎。我想在某種程度上,接受者是去評斷推廣人員,而不是評斷創新本身,來決定接受創新與否。

一個實驗室舉起全世界(楊淳雅)

Lesson 1:同理心

推廣人員要讓創新成功被採納及擴散有許多因素,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同理心。擁有同理心,專業的推廣員才不致被自身的知識給阻礙,而無法和被推廣對象用同一種思維模式溝通。同理心也可以用在許多場合,尤其是創新者要發展構想的時候,為了要讓自己能夠感同身受,瞭解顧客深層的需求或是痛點,所採用的質性研究方法,就可能會前往那些人的居所,對他們的生活進行觀察與深入的訪談。先有了同理心,才能正確診斷使用者的問題,也才能進一步引起他們對於創新的興趣,甚至改變他們的需求與行為模式。

Lesson 2: 不是客觀公正

素華助教這次分享Latour的事蹟中,讓我倍感意外的是:原來科學家的行為也受到社會的影響,那些發生在實驗室中,經過千錘百鍊得來的數據標準,難道不是客觀公正的嗎?雖然我有點不明瞭這件事的邏輯,但是這提醒了我,的確我們不能百分百相信所有的科學程序都是客觀公正演化而來,這當中會受到社會的影響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Lesson 3: 一個實驗室舉起全世界

Pasteur的實驗過程十分值得學習,第一:Science in action,巴士德邊做實驗時就邊做創新的推廣了;第二:他善用「轉譯與轉換」的能力,轉譯指的是他不向農家指明正在從事的實驗,而用一種對方能夠理解,並且會認為是在幫助他們的方式進行溝通,此舉能事半功倍;轉換則是他將實驗室搬到牧場,進行科學家之間少有的田野調查。我們時常在思考產品與服務的創新,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創新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試著脫離巢窠呢?最後,我喜歡他「一個實驗室舉起全世界」的這種精神,radical innovation這種改變根本意義的創新就需要這樣的胸襟。

創新採納與擴散 Three Lessons Learned 11/09
資管碩二 楊淳雅

巴士德的社會建構(劉于瑄)

Pasteur’s promotion

巴士德先在科學群組內將idea作推廣,再往外面的社群去做遊說與實驗讓大家接受他的研究發現。原來,一項科學或技術發展不僅僅只是研究室內的鑽研探討,當這些技術發展需要在研究室外的地方做應用時,社會關係與人際網絡等的議題就是另一個KEY POINT了。就如素華學姐所說:「科學是社會建構的一個過程,具有個人主觀或群體觀念,非只是單純的科學數據。」仔細想想,只要是從人口中說出來的話,不都是主觀意識下的產物嗎?!

知識的建構-先打深再打廣

「一專多能」是我對自己未來的期許,我非常認同老師所說的知識要先打深度。之後,再去觸及別類來補足與延伸自己的專業,可惜的是現在的許多同學卻都反其道而行。記得在一個演講的Q&A問答中,同學提問要如何增進自己的第二外語,此時演講者便問道:「那什麼是你專業的第一外語呢?」這段對話在我心裡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反思。

2000或是20000?

一看到問題,即使知道是個陷阱,稍作分析後自己卻還是跳了下去。經過小組的討論後,我們認為不是二擇一的問題,而是要從供給面與需求面去做探討。供給面指的是iCall的使用率,我們應思考增加iCall系統的使用率,讓司機們能好好的利用它而非被動的依賴它,利用系統提供的功能去歸納增加自己的召call率;而需求面則是指教育消費者以增加其叫車率,而非隨搭隨乘導致過程中可能既耗時又無效率。

會發光的Latour(周千玉)

Lesson 1:課堂上有一句話,寫到伴隨新觀念而帶來的痛苦,是人類最大的痛苦之一。因為它會讓你覺得,過去的看法原來可能是錯的,原先堅持的信念可能是毫無根據的……,這句話簡直打中了我。曾經以為大家都會對新觀念新事物會感到興趣,但原來其實不然。

常常看到新聞報導,也許我們都會說:「為什麼這樣的問題已經存在很久了,政府還是沒有改進?」當然我覺得原因很多,但是有一種想法是,也是我在工作中發現的,明明有更好、更新的SOP可以改變,而大家卻都不願意去觸碰和改變,因為這樣的東西會造成他要更動原來已久的作法,甚至是讓他改去曾經所認為做好的事物,因此會對新觀念或新事務感到排斥,甚至遷怒提議者。

Lesson 2:上課的案例中提到,為了要達標,所以印尼的避孕計畫,強迫大家避孕裝置,同樣的在中國大陸也是一胎化強迫墮胎,為了快速達標,三個月後還是會快速冷卻。然而強制的作法,讓人真的無法苟同,或許創新者很重要,但擴散的作業真的要慎思,不只是為了要達到目標理想,也應該把人道因素考量進去,不然這樣歷史教訓中,所學的秦始皇又有什麼兩樣呢?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在所不惜,創新的推廣者真的要想清楚,不要一句話而害了很多人。

Lesson 3. 學姐講到會發光的Latour,提出科學家的行動就已經在創新的擴散,非單純的科學的實驗,我想社會性的活動和科學一直都是共同存在的,看似分開的兩樣事件,其實科學家也是同時的進行的,之前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們真的就是得到到外面社交活動,因為這樣才會有經費來源。

當然的確也有老師完全不想這麼做,但常常就是會聽到研究經費短缺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教科書上只提到了文人相輕,原來連科學家也是如此。科學家應該是最能接受新穎的事情,因為自己就在找尋最新的東西,但諷刺的是,往往自己也不能接受比自己還更新穎的,但又新到已經讓自己不懂的狀況,充滿著矛盾心態。

2010.11.09 誰來推廣最有效 科碩一周千玉 G7

一切都與社會脈絡有關(蔡齡萱)

Lesson 1: 創新擴散時,你如何去面對自己的舊觀念?

課堂一開始,投影片上寫著「伴隨新觀念而來的痛苦,是人類最大的痛苦之一」。這讓我想到之前與同學談論的對話片段,她說過,當談論政治時,這是在挑戰一個人的價值觀,當他的價值觀被挑戰時,當然是很不高興的。創新者不就也是在面臨相同的處境嗎?

接受者要如何去面對自己過去的信念以及生活的準則被推翻呢?這樣像是在證明過去的自己是個笨蛋似的。所以,創新者在推廣時,一定要考慮要怎麼與過去的東西做連結,也要建構一套能夠讓接受者可以連結舊有與創新之間的一個架構說詞,當面臨創新而來對自己的觀念挑戰時,其實會排斥創新的往往不是理智上的考量,而是情緒上的反彈。也因此,我認為當領導者接受創新的話,其中之一也是在說服其他人有一個過去與現在創新上的考量,眾人在情緒上的不安,獲得慰藉。

Lesson2: 所有一切都與社會脈絡有關

科學活動不是中立的!所有的活動都有其背後的社會脈絡在支撐,科學的建立其背後有一個社會選擇上的效果,從題目的挑選、資料的選讀等等都是。這同時也說明了人不能脫離社會網絡而生,創新的產生是社會互動下的產物,如果科學沒有存在於社會網絡中,那它也很難推廣。如此,沒有經過推廣的創新將如同個人的記憶一般,慢慢枯萎消逝。

Lesson3: 創新擴散會有結束的一天嗎?

老師舉了一個例子我覺得印象深刻,就是企業顧問的例子,就是因為創新擴散之後會遇到很多情況產生,企業顧問由此也就一直有工作了(笑)。其實創新擴散了之後,創新會有自己的演變,而這樣子的演變往往是難以預測的,也由於如此,創新推廣如果要把效果包含在裡面的話,創新擴散應該是沒有結束的一天吧!

如同電影 「Inception」,主角在其他人身上植入了一個想法之後,想法會在被植入人的心中慢慢的演變,形成自己的想法, 而那想法會怎麼變,是誰也很難預測的到的。

同理心才能擴散(蔡孟宏)

1.廣告如何有效溝通

在Mac and PC的廣告中,使要有使用電腦的使用者皆會會心一笑,不同於一般電視上的廣告,這個廣告用非常低的成本,沒有誇張的動畫特效,只有許多的創意,卻可以深深打動人心。

看到PC使用者的痛點,針對痛點來打廣告對消費者是最能撼動人心的,也就是下一個心得「同理心」,從PC轉換到MAC中間有很大的轉換成本,這個廣告就是加強剛轉換的使用者,讓新進入的使用者不會因為過高的轉換成本而離開這個創新,創新除了擴散,維持創新更是重要的!

2. 創新擴散中,同理心扮演的角色

設身處地的為使用者著想才是擴散的最直接方法,這次爺爺在辦喪事的時候,有位議員候選人的助理來上香,談的卻都是政治上的事,一點都沒有同理心也不會看場合說話。

家人都感到非常反感甚至想將他轟出去,在這就可以看出這個創新的擴散是失敗的,相信家人也不願意將票投給此候選人,若是能以同理心面對家人的心情,在此場合不應該談論政治話題,相信這個擴散會好得多的。

3. 2000 or 20000

若是不能增加收入,那何不降低成本呢?一個月中叫車的顛峰期總是車輛不夠,但在離峰時的計程車的電話叫車亮又不足以讓20000台計程車都賺飽飽,因此採用顛峰期參與車隊是個不錯的選擇,在一天的顛峰上下班或是下雨的時候,才開啟台灣大車隊的電話叫車機器,也才開始收使用機器的費用,這樣就不會發生參加車隊用了機器卻都在不到客人的問題,而在尖峰的時候車隊的車輛變多也可以分擔載客量,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1109 3LL 蔡孟宏

不同角色的語言 (汪佩妮)

  這次上課談到了Actor-Network這個概念,我想這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想法了,其實一直以來大家在做各種專案活動時,都或多或少在應用這個想法。在創新過程中有許多的Actor,讓事情變得有意義,每一個角色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有個政治社會的關係,而一個一個去突破網路,便不會變成劣勢。我學到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傳達某個意念時,要設法讓他們為你講話,而不是拼命說服他,這樣會容易成功很多。其實我覺得這也有點牽涉到自尊心或是面子,也許有的創新者不懂得循循善誘,對自己太有自信不願意用些小撇步,反而阻礙了創新的擴散。

  小人做的活動是瑣碎且需要埋頭苦幹的,而大人則常常都不在實驗室,以前就對於這種生態感到很納悶,總覺得教授好像都在外面做些光鮮亮麗的事!但其實大人們以前也都是小人吧,而不論是誰,其實都在用不同方式做研究。有些活動不全然是科學領域,也包括了許多社科研就,現在開始可以理解這些是必要的,因為科學之所在就是為了造福人民,如果光是研究而缺少了人的部分,就沒辦法被利用而展現價值了。

  科學能夠在行動、實驗過程中同時做創新的擴散。而且,不是只有科學家是創新的發明者,包括各種角色:農夫、衛生團體、政府、微生物…,集合在一起,這又回到Actor network的想法了。不同人看待東西的角度不一樣,所以要懂得使用不同角色能理解的語言,例如不要對農夫講專業名詞,而是用產乳量來解釋,這樣就會很容易被接受了!

  加一個額外的收穫,有時候聽了演講、上了課,覺得明明聽到很多有用的資訊,卻不容易變成自己的東西,但是蕭老師那天強調了,歸納三點,每一次都歸納!看似簡單的動作,可能就是因為少做了這件事,才讓腦袋裡的資訊不能全部連結起來。就像讀原文書時明明意思都懂卻常覺得少了點什麼,但如果用自己的文字,中文或英文都好,理解過後寫下來,才會真的記住剛剛讀了些什麼!

資四乙 汪佩妮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男人不懂女人的痛(葉又誠)

1. 要創新,先創心

從計程車的個案可以發現,當這些司機調整了心態,對於工作有著更多的熱忱與使命感,從被動化為主動,自主性出來了,創新就逐漸被醞釀,因為當人變得主動積極,可能就會主動找尋任何能讓顧客開心滿意的方法,進一步去嘗試與實踐,則創新可能就因此產生。

2. 女性所在乎的

消費者的痛點很難抓,如果能找到對的顧客來進行了解,會事半功倍。從男同學在推銷 BB霜時可以發現,很難抓到女性所在乎的痛點,因此在推銷時就難以對症下藥。但同樣是女生,每個人對於產品的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在這過程中,我們有發現有個女同學非常地深入剖析女生可能會在意的要素,如果在收集資料時就有發現她的存在,並進行訪談的話,對於女性的訴求就能抓得很準。所以可以發現,那些對於產品很了解的顧客,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資訊來源,抓到這些資訊往往比行銷人員坐在辦公室空想策略與口號來的更有用。

3. 香港電話沒意義

研究創新產品的擴散必須在產品本身功能上能夠運行的很好的前提下。就像香港為何不採納行動電話的研究,雖然研究指出香港當時不採納行動電話可能是來自於它的複雜性還有不相容的價值體系,但是如果連它的收訊都不是很好的話,那其實有可能根本的原因就在使用者對於手機的通話品質不好,導致使用者不滿意,因而創新無法快速擴展。所以如果創新產品的擴散研究,如果產品本身在功能上就不能達到基本的服務水準的話,那去討論其他可能影響擴散的因素的話,可能就沒有意義。


第六堂課 Three lessons learned
G2 葉又誠

有使命感的員工不用管理(劉家齊)

Reverse Management

上課時提到了使命感能讓工作不只是工作,擁有使命感的員工腦袋疆界會擴大,進而讓工作疆界擴大,最終還可能讓組織疆界擴大。曹格兄對此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察,認為以往服務業管理都是由上而下,但如果擁有使命感的員工,他們自己就能尋找新的機會達成理想,如果管理階層察覺到,也能從員工自主工作中取得好點子。這種管理方式,在某方面來說是由下而上,而有使命感的員工甚至是不用管理的。

我想到很多志工團體就是以這種情況維持。以伊甸基金會為例,志工會提出哪一些國家還需要他們幫忙,或需要甚麼資源,再由伊甸管理層籌措、聯繫當地;如果志工認為自己到那些國家後,需要甚麼技能而自己還缺乏,伊甸也會根據志工意見而安排教育課程。這樣的方式管理層存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行政、統合,而非決策。當然,這樣管理方式有好有壞,但卻不可否認,這種組織的向心力,相較之下會比較強。

異花授粉

老師上課提到創新的技巧,其中之一是異花授粉。這讓我想到Dr. Venkatsawany的例子,他運用標準化方式,賦與每一位醫師專門的工作,讓訓練醫師的成本變便宜,這種製造業的生產線方式,使得一次白內障手術只需$65便可完成。

於是,我想或許創新有時候並不需要異想天開、打破框框的點子。有時候借力使力,擷取先人的智慧、既有的經驗,重新排列組合也可以得到相當突出的結果。例如,iPad之中並無軟體或硬體的新技術,但卻可以抓住使用者的需求,讓使用者很直覺得使用。因此,我想有時候我們會被創新所侷限,專注在點子、呈現上,卻忽略了最原始的問題意識。畢竟有些問題,只需小小的改變便能解決,雖然點子不是out of the box,但卻稱得上是好的創新。

適得其樂,又何須創新?

Amish過了將近一世紀「復古」生活,卻不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何不適。在他們的生活,科技是不必要的,科技創新也就不需要。這告訴當我們試圖導入新的創新時,必須了解這項創新是否為這些人所需要的,而非單純以自己的角度解讀當地人的生活。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檢視群體目標所追求的境界是坐落何處,再考慮導入的創新為何。例如,Amish如欲追求的目標是生態永存,那他們或許不該一昧排斥科技創新,而是更努力的讓科技創新成能夠持續生態永存。

創新擴散與採納(六) 3 Lesson Learned
劉家齊

WHY五次,重新定義想法(劉憶蓁)

Lesson1:「WHY」×5,重新定義想法

人們對問題的第一個回應,通常不是內心真正的想法。人們生活在團體裡,通常會被外界干擾與影響,有時候為了配合周遭人,不自覺做與週遭人相同的事情,亦或是當局者迷,看不清事情本身的問題,進而定義錯誤。例如之前申請facebook帳號,當別人詢問為什麼申請時,第一個回答為由於裡面有很多遊戲可玩,可是當深入再詢問自己有哪些遊戲好玩,才發現自己其實不常玩遊戲,原來自己申請facebook只是為了與同學之間有所聯繫,而不是最初的原因,因此5WHY可以讓人們更瞭解別人內心的想法。

Lesson2:關心社會邊緣人?

為什麼要關心社會邊緣人?在課堂上有提及到,當社會都不關心邊緣人的時候,會形成社會亂源,我同意這個觀點,因為當這些人不被社會重視,就會做出一些反社會的舉動。假使以國家去關心這些邊緣人的角度來看,政府有時候要真正去了解為什麼這些人會成為邊緣人?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例如政府補助社會邊緣人,但這只是給他魚餌而不是教他釣魚,當有一天政府不再補助,還是會成為社會亂源,或者是些人明明可以融入社會卻只領補助。因此平常大家可以做義工關心社會邊緣人,但也必須做出詳細的配套措施來關心社會邊緣人。

Lesson3:永遠的創新者?

創新者不可能永遠都是創新者,他有可能在某些議題上是創新者,但是在某些議題上是落後者。創新者會因為議題面向或者是時間而改變,沒有永遠的創新者。假使照以上敘述推論,一個人是不是在某特定時間點上可以是創新者也可以是落後者,擁有雙重身份?例如他在科技上接收創新但是在社會議題上不接受。那麼怎樣才能明確定義一個人是創新者?是一個人接受很多創新,只有某一個議題沒有接受,就是創新者?還是以個案來定義?此觀點可以讓人反思,知道定義一個人為創新者比想像的複雜很多。


科管碩一 劉憶蓁

一定賺不到錢!(楊芯儒)

Lesson 1: Amish人落後嗎?
我倒是認為一點也不。我們總是習慣以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別人身上,或許我們認為Amish人不懂變通,食古不化,但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堅持,才能讓一些東西保留下來,我認為他們不過是堅持自己的信念罷了。像台灣的司馬庫斯部落,現在仍實行「共產制度」,甚至前幾年才有水電,可能在我們眼裡那樣的生活很不文明,但他們在心靈上得到的滿足卻可能勝過我們任何一位「文明人」。

Lesson 2:萬般皆下品?

我一直很不喜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價值觀,但偏偏大多數台灣人都有這樣的觀念。我覺得社會上每一種職業都有他們的價值,就像是螺絲釘一樣,可能不起眼但卻少不了,若每個人都能夠專注於自己正在做的事,用心把他做到最好,而不是看著別人的職業想著要如何才能變成跟他一樣,我相信這社會會更美好。

Lesson 3:一定賺不到錢!

不論是課堂上BB霜的叫賣亦或是創新任務募款的討論,都讓我體會到,當你在賣東西時,若只想著要怎麼樣才能賺很多錢,那一定賺不到多少錢;相反的,若你是出自顧客的角度為他們解決問題,那錢財必會滾滾而來。因此如何找到顧客最初的需求,如何解決顧客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對的人(顏瓊玉)

L1. 動手思考也需要學習

「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看似簡單,執行起來卻頗有難度,因為,人常常是在不自覺中學習的,過程或路徑是模糊的。當意識到要留下記錄,那個moment已經過去,只能靠著記憶回溯,用文字或聲音重製那段過程。

接收任務後,與EMBA學長姐有一次線上會議和一次面對面討論,和MBA同學們則有兩次見面討論機會。四次討論會議,我謹記「記錄」這回事,隨身攜帶了蠟筆和相機,試圖做些記錄。可是,也多了些刻意,我因「動手做」而漏掉了部分討論片段,剛剛誰說了什麼?或現在進行到哪裡了?

動手和思考可以同步進行嗎?我發現,我唯有動手「打字」或「手寫」是可以和思考同步的,其他的動手記錄,都會使我與主題分心。這是教育方式給我的制約嗎?姑且不論是或不是,但顯然在學習過程中「動手」是需要學習的,熟能生巧後才能運用自如,幫助學習加分,而非減分。

L2. BB霜啟示錄─求己不如求人

三位男同學在課堂上推銷BB霜處處碰壁,最後因三位女同學協助顧問,因而使銷售成績不致過於難看。眾人皆知,尋求外部資源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但要如何找到正確的資源,卻又會考倒一堆人。BB霜案例中,協助男同學找到三位女同學的是老師,結果也顯示,老師找到了「對的」顧問。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為尋找某資訊或某人而苦惱,也常常因某人的提點而恍然大悟。

當自身能力不足時,要尋求外部協助,可是,也要找到對的人提供對的解決方案,否則,可能會事倍功半。

L3. 創新讓開車變有趣

曾遇過一位很努力經營「事業」的運將,他的副駕駛座上放著一本記事本,詳細記錄乘客上車的時間和地點。他與我分享,長期下來,他可以精準掌握何時該到何地才會被扣到,盡量減少空車的時間。讓開計程車變成一個有趣的生財工作,並非每一個運將都能辦到,這不僅需要創意、巧思,還需要知識,一個運可以利用這些條件改善自己的工作,但要讓群體都獲得改善,則需要使命感,也就是創心。

1026 3LL
顏瓊玉

深藏背後的原因(周千玉)

1. 五個why

課堂上說的問自己五個why,讓我想到一部美國影集,House醫生,他是一個很奇特的醫生,剛開始我認為他是個很極端的醫生,因為他不太相信病患說的話。他總認為病患說的話常常都是不是真實的,背後都會隱藏一些不想讓人知道的事實。他認為這樣反而容易讓他誤判病情,因此他會告訴他的學生,多去觀察、思考、詢問找出真正的原因。後來我發現每個人說的話,重點也許不是真假的問題,而是背後的原因,什麼是影響當事人此刻所說的話,只有不斷的追問下去的時候,會發現當初的原因並不是重點,真的深藏裡面的點在最後面。

2. 中庸真的是對的嗎

對新事物或新觀念,請不要身先士卒、太過勇於嘗試,但也不要落後、敬陪末座。或許這個跟中國的中庸之道有點異曲同工之處,但這真的是對的嗎?如果當初賈伯斯也抱著這樣的信念,固守mac電腦領域,那今天的i系列產品會這麼火紅的影響世界嗎?Neflix又會靠著網路租片起家打敗先進者百視達嗎?到現在這樣的想法似乎在兩岸三地,不斷的影響著我們,在電子產業更是顯著,但也許在未來設計的領域上,可以看到台灣的改變。

3. 到底在賣什麼

在BB霜推銷四回合戰中,因為老師的刻意選擇不瞭解產品的男生,對消費者不瞭解、對產品資訊也不清楚、情報轉換資訊不佳、單用價格來強調,結果是對女性很沒有說服力,實驗數值沒有達到S曲線。讓我不禁想,或許或許推廣者該想,我到底在賣什麼?除了產品資訊掌握度要充足,應該要找到溝通的資訊並散播出去,因為先驅者和落後者和推廣者是有關係的,透過這樣的資訊溝通會改變消費行為。

2010.10.26 Design Thinking in Action Research 科碩一周千玉 G7

( 吳振和)

1. 有趣的S曲線

在BB霜3階段推銷及接納的互動中,我們親身體會了採納的S曲線,雖然我們看到的不是像投影片中的S曲線,但是也達到了S曲線的前半部,會有這樣的結果,有人說是生命週期不夠長,有人說是倉促行銷的方式無法說服人,但我覺得除了以上幾點,另一個原因因該是因為受測者的人數不足,導致無法形成漂亮的S,另外則是推銷者一開始其實沒有掌握到會使用BB霜者的痛點,沒有辦法一針見血地讓創新先驅者及早期接受者接納此產品,因此我覺得,創新固然重要,但好的行銷卻是不可或缺。

2. 請不要身先士卒

「對新事物或新觀念,請不要身先士卒、太過勇於嘗試,但也不要落後、敬陪末座。」這句話是老師投影片中提到的,我想,在創新接納方面,以創新不同來講,對於我所能接受的創新,我是早期接納者或早期大多數熟慮,但我會覺得創新先驅冒險者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對於創新的接納,會取決絕於先驅者的使用經驗,例如,EPC剛出的時候我看了第一代使用者心得後,我就決定了我會買二代(當初硬碟只有4GB),最後也買了二代,因為我接受到冒險者的心得,所以在我覺得先驅者角色的重要,更勝於早期接受者。

3. 創新先創心

創新是否一定要創心?創心是否就會創新?這問題很妙,在看到台灣大車隊的別緻車隊時,我才知道台灣原來也有這樣的服務,這不禁讓我想到小丸子這部卡通中花輪的管家,用心的服務他們;用心很重要,因為很有機會能搓中痛點,創心的人,將心比心,創心的服務或產品,不一定創新,但有較大的機會被多數人採納,飛上枝頭變創新,有人說創新不一定要創心,但我覺得,會被採納的創新,一定在某些點上有創心。

G7-創新採納與擴散10月26心得-資管碩二 吳振和

深入到社會邊緣地帶(林庭如)

(1) 從skin79 BB霜實驗中看創新推廣

  我之前就有用過BB霜的經驗,雖然不是一個很理想的經驗,但仍然對於這樣的商品感到期待,希望廠商能推出改良後的產品。我的想法是在推廣這類型商品的時候以女性市場中可以看中兩個重點。

第一是"女生的衣櫃永遠少一件衣服",大部分會化妝的女生一定有正在使用的產品,創造出差別性會有利於銷售,例如正式場合使用粉底液、粉餅的完美妝效,日常生活以BB霜快速完妝自然妝感,我們都想要為自己的敗家給個理由。

第二是女生之間的口耳相傳,前幾天我跟同學們聊到我們都會覺得在合購的產品就一定很好吃、或是有新的化妝品上是要等網路上有試用文才敢買,所以女性的市場以人際脈絡為推廣重點我認為是有效的,並且應該抓緊創新先驅者這個脈絡。

  我認為課堂上三位男生以訪問的方式進行推銷如果有先做好暗樁,以一個有說服力的人做為訪問對象並且正面肯定是會有效的。(其實很想要看今天換做三位女生來做一樣的實驗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可惜時間不夠)

(2) 使命感對於創新的正面意義

  大二擔任社團幹部開始就一直在思考使命感這個問題,我常常社團活動中發現一個共同的弊病,就是辦活動上一屆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而活動的意旨變成大家開心就好,久而久之組織變得沒有效率甚至造成到新成員的加入意願等問題。

我曾經在新創辦的活動中擔任活動長,以非常嚴苛的態度要求每個活動並告訴他們活動的目標以及意義,我發現一開始雖然大家會有很多抱怨,但過程中想要辦好活動的使命感,會轉變成活動結束後的成就感,使得活動的活力一屆屆地傳遞下去。

  一個像是服務精神之類的使命感,會使創新推廣者更為堅持與積極地創新,而且其創新對於社會也會有更正面的意義。然而團體間使命感的相互矛盾,應該可以以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做為磨合,使大家以共同的方向一起努力。(但是這樣利益為導向的企業中,有以服務為使命感的創新者,可能就受到排擠了。)

(3) 思考方向的廣度

  老師要我們討論以企業來說,使命感對於創新之間的這個命題的時候,我思考的點一直侷限在企業團隊中的創新意義及與我過去的社團經驗做聯想。而我的趴呢思考到了,如果一個創新具有使命感,那創新的廣度就可能深入到社會邊緣地帶。在這個短短的討論過程中,我發現我思考個案的命題的時候,有時候會跟現實的經歷做聯想,然後就會掉進過去經歷的胡同裡,想不出新的想法,應該要更全面地以各個角度去思考,戒之戒之。

旁聽生 統計四 林庭如
創新採納與擴散3LL

人性總是自私的 (呂紹弘)

先進還是落後?

先進與落後都是相對的概念,而都需要有一個基準的比較點才能得出結論,像是環境保護的問題,以現在普世的觀念而言,Amish的確早在多年以前就有保護土地的共識,是屬於先進的一群。但這些都還是屬於團體的理念,也許你會說amish是有選擇權的,他們是在經歷過各種體驗,了解之後才選擇重回amish,然而,amish有著強烈的團體壓力,限制族人穿著、生活方式,甚至是觀念,加上有「迴避」這樣的懲罰機制,這種生活環境真的能讓人有足夠的了解去做選擇嗎?一個沒有自由意志去做自己的選擇時,這樣的作法怎麼樣都不算「先進」吧!

到底要得到什麼?

這周提到了asks 5 why的方法,去問到受訪者真正的需要。很多時候,使用者也不知道他需要什麼,或是他真正的問題其實隱藏在背後,唯有透過問問題去挖掘、參透,得到我們想得到的解答。然而,這似乎也和「提問者想要」得到的答案有關係,就拿投影片的例子來說,第一次「為什麼要做運動」的答案從健康、減肥,一直導引到社會壓力,這也許就是我們原本就預期要得到的答案,但是如果再繼續問呢?會不會再得到其他更深層的答案呢?所謂的問題深度的標準到底又該如何界定?

人性總是自私的

為什麼要關心社會邊緣人?被問到這個問題,我也愣住了!也沒人強迫一定要關心這些弱勢的人民,那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要關心社會邊緣人呢?社會邊緣人已經處於社會弱勢,在最困苦的時候若還繼續遭受社會異樣的眼光,無情的排擠,可能會狗急跳牆而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殺人放火?自殺攻擊?是否那些冠冕堂皇、正氣凜凜的話的背後,藏著的其實是最自私的人性?問題的答案,是否其實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罷了!

創新採納與擴散 3LL_20101026
科管一 呂紹弘

曖曖內涵光(李佩樺)

1. 請不要身先士卒

這星期創新與擴散的take home notes應該就是「對新事務或新觀念請不要身先士卒、太過勇於嘗試,但也不要落後、敬陪末座」。我認為這句話的概念其實蠻弔詭的,正如老師所說,這句話當中隱含的其實就是中國人的中庸之道。所謂中庸,意即執其兩端取其中。

但其實中國的中庸之道在近世紀被詬病以久,因為中庸之道強調的就是內心修養,不強出頭也不特異獨行,這樣的想法正好與西方文化希望強調創新的多元思考恰恰相反。從道理上來看,中庸完全不等於平庸,但在表現上,由於中國文化比較強調曖曖內涵光的內省式表現,導致優秀的人才怯於表現自己,因此在近代的世界舞台上比起強調個人主義的西方文化,我們真的是比較吃虧!

具有創新思維的人通常思想都比較天馬行空,但在東方這樣的學生通常會被老師認為是問題學生,因而抹煞了其創新思考的天份。中庸的概念是避免太過於搶先變成砲灰以及太慢跟上變成落後,但也許身為中國人的我們該反省的是如何用精確的眼光去判斷什麼是未來的潮流,搶當成功的領頭,對於不了解的事物懂得分析並且「停看聽」之後再接受,而不是盲目追從。因此我認為,新世代的我們在面對東西方文化衝擊的同時,學習從中截長補短取其中庸,才是成功的中庸之道。

2. 並非受人敬重

這星期我們討論到在各個時期接受的特性,可以分為:創新先驅者(冒險精神)、早期接受者(備受敬重)、早期接受大多數(深思熟慮)、後期接受大多數(謹慎多疑)以及落後者(傳統保守)。這種分類法我認為有點問題。首先第一個問題是在早期接受者具有備受敬重的這個特性,這兩項因果有點本末倒置。

我認為應該是早期接受者在這項創新成功之後,眾人才會佩服他的眼光獨到與先知先覺,因此得到其他人的敬重,而並非受人敬重的意見領袖因為想要繼續獲得尊敬因此成為早期接受者。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其實就有點像是策略中的展望理論。展望理論表示通常越是獲利高的企業面對風險時越不敢投資,反之如此; 放在這裡來就是越是受人敬重的意見領袖在面對創新出現時的風險就會越害怕失敗而不敢挑戰,因此往往是那些較不受到注意的民眾成為早期接受者,然後在創新成功之後這些原本默默無名的民眾反而躍升成為受人尊重的意見領袖了。

3. 109辣妹妝

第二個問題是在於早期接受大多數屬於深思熟慮的這個特性,這個歸類法我認為他忽略了「追逐流行」的這個族群。我認為早期接受大多數其實不一定是深思熟慮,大部分他們是因為受到早期接受者使用後的成功刺激,因而「為了趕流行」而去接受這樣的創新。

其實這個現象在日本女學生當中最明顯,通常在日本女學生中只要有少部分的人採用了部分創新,那麼這個創新幾乎一定會成為流行。舉例來說,過去日本很瘋迷的109辣妹妝就是這樣。一開始只有少部分生意比較不好的服飾店員為了跟生意很好的服飾店做區隔,從當紅偶像安室奈美惠黝黑的皮膚上得來的靈感,希望可以吸引顧客目光來衝業績而採用,結果這項創新馬上在日本女高中生中被廣為接受,但這項創新很快就又消失掉了,主要是因為很快這項流行就退燒了,而這些追逐流行的早期接受大多數人就又去採用另一項流行了!一因此我認為早期接受大多數人到底是不是具有深思熟慮的這個特性是值得再討論的!


創新擴散與採納1026課後心得
科管碩一 李佩樺

遺世的精神(陳慧君)

Lesson 1: 當局者迷
不合理的事物常常「被人適應」了,就如同罹患了白血病,不成熟、沒有功能的白血球異常的增生,但身體自身免疫系統卻無法察覺,更不會排斥。人在適應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那些不合理的部分,習慣在既有的認知內成長,若直接向他們詢問問題癥結點在哪,往往無法激發出洞見,因為當局者已經麻痺了,所以以局外人特別的觀點切入,透過觀察及親身體驗,一層一層撥開洋蔥般的外殼,才能看到真相!

Lesson 2: 主流文化,盲從?
Amish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種特殊的生活型態也許被認為落後,但因為這份堅持,保留了大家夢寐以求的「桃花源」。我們在主流意識中隨波逐流,是否使用了自己單方面的觀點去定義「落後」跟「先進」?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得到的結論會完全不同。Amish人在追求遺世獨立的精神下,選擇性接受創新,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創新在他們眼裡都是合理、必須的,那誰又能斬釘截鐵地說這是落後的象徵呢?

Lesson 3: 用「熱情」串起的珍珠項鍊
別緻小組的故事,讓我想到了前陣子在招生說明會上聽到的「熱情與珍珠之間的關係」,雖無法一把抓住所有的珍珠,但可以用熱情這條線串起。現實上存在很多舊有的制度與觀念,也許有很多事、工作不盡然能符合自己心中的理想狀態。與其強迫接受這些自己不滿意的事物,倒不如將這些不滿意進行改造,而這背後支撐的能量來自於熱情,因為有熱情,才願意創造方法,才願意了解使用者,也才更能產生共鳴。就像康世能先生,將一個計程車司機的工作結合了自己的能量,不斷進行創新,最後甚至已經超越了一般司機,讓工作為自己發光發熱,並以這份工作為榮,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創造出一個新的、適合自己工作與文化,不再只是單純的take a job!


[創新採納與擴散-10.26]
Lesson learned
陳慧君 科管碩一

不關心社會邊緣人會怎樣?(楊純芳)

LESSON 1: BB霜推銷失敗的原因
究竟為什麼貽叡和孟宏學長會推銷失敗,就我自己來說,這兩位大男孩似乎完全不了解產品,一開始就用海底撈針的方式,嘗試各種讓消費者埋單的策略,卻鍛羽而歸,一開始更斷段使用價格攻略,沒想到女性消費者其實在購買化妝產品時,在意的是功能、方便性與使用效果等。在失敗的背後,我自己有進一步的省思,在做一個創新的擴散時,要先了解被擴散者的需求,以及他們所在乎的痛點。多這一步的思考,相信在進行創新擴散時會順利一些。

LESSON 2: 不關心社會邊緣人會怎樣?
一開始我認為,應該不會怎樣。但聽完包子學姐所舉的例子,我感到當頭棒喝。的確,邊緣人很努力工作,希望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但卻因為弱勢,受到社會的排擠與歧視,就算很努力工作也得不到應有的報酬,又或是在社會上不被接受。這樣的壓力、憤怒與不悅,進而將憤怒發洩在其他人身上。這是一個隱憂,更是一個威脅。如何在事件發生前就察覺,並且進而改善現況,這很重要,卻很困難。創新採納與擴散這門課所教導的,其中一點就是對周遭人事物的觀察,並了解一件事物背後的原因與脈絡,成為知識領先者,更進一步去執行並且擴散。

LESSON 3: Amish落後嗎?
不,因為他們有自己所堅持的價值,因此他們不能說是落後的。而且一件事情的創新與否,與「觀念」有很緊密的關係。大家都覺得創新的東西,他也許是很久以前就有了,只是一個觀念的轉換。此外,到目前為止,也或許有很多創新根本就不需要,只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又或者說是「搞怪」罷了。例如:一般衛生紙都是白色,今天有人把衛生紙做成黑色,雖然很創新,但黑色給人的感覺很髒,不會有人想用黑色衛生紙擦嘴巴、擦手、擦屁股,這個創新很顯然只是一個KUSO的創意。


創新採納與擴散
科碩甲99 楊純芳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三個臭皮匠還是贏不過諸葛亮(王貞雅)

LESSON 1. NOKIA手機在芬蘭迅速流傳的啟發

創新之於使用者的關係,好比是災區的愛心便當之於受災戶。當大家對於現實面倦怠、疲憊,急於渴求新元素的加入時,第一個被送到災民手中的便當,不管扮相是好是壞,內在料理是美味或無味,總是能給災民最深刻的感動,也最滲透人心(知悉使用者痛點,先行者優勢)。

繼之而來的便當,會隨著時間流逝,飢餓的人越來越少而逐漸失去吸引力,讓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滿滿的愛心,拼命的創新,卻忽略了使用者的需求)。這時候除非創新者洞燭機先,改提供愛心飲料(藍海)取代便當(紅海)。否則再多的了無新意,也只是短暫的吹皺一池春水,隨即復歸平淡,「淡淡的來,不帶走一片雲彩」。

LESSON 2. 談趨勢科技對抗病毒的創新設計-團隊合作

每個人的思維受教育、生長環境的影響,迥然不同。就像散落在桌上每一個大小不等,形狀不同的樂高零件。當彼此能截長補短,相輔相成的時候,創意就可以相對順利的被放大跟延伸。但萬一妳拿在手上的兩個零件,暫時怎麼樣也兜不起來的時候,千萬不要氣餒,趕快把眼光從手上的零件端抽開,放眼去檢視桌上其他琳瑯滿目的零件,也許只需一個轉接的橋樑,就能連結這兩個原本看似毫不相關的零件,也可以讓這兩個零件發揮最大的作用。這不也就是團隊合作最大的樂趣了嗎!

LESSON 3. 談趨勢科技對抗病毒的創新設計-三個臭皮匠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是朗朗上口的古訓,因為多人所發想出的創意,常可達到預期之外的效果。但如果三個臭皮匠的同質性越來越高,有一天會不會反而變成扼殺創意的限制呢?這就像趨勢科技幫超積電公司解決病毒威脅的思考模式,因為多是資訊相關人員,所以提出的解決方法常常很類似。相對的,如果這時候有跨領域的合作(ex.當天學姐所提出的圖書館運作模式),是不是有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呢?值得我們好好深思。

2010/10/19 創新採納與擴散-3LL
科管所—王貞雅

大眾其實根本不需要(蔡齡瑄)

產品本身未必要持續創新

上課時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張圖,圖裡顯示產品創新到了一定尖峰後便快速下降,後期主要進行製程創新,老師問我們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之外,也以莎士比亞當作例子,為什麼莎士比亞的內容基本上不會再改變,那還有什麼是可以改變的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去想到一個說詞,對我來說,這個問題像是在問經典為何是經典一樣,一個經典作品,觀眾期望看到的內容基本上會與原架構一樣,也就是,對於經典本身內容創新的期望是不高甚或是沒有的。我曾想過類似的問題,但難以有一個答案,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至今仍深為人知,他會如此備受尊崇是因為它是第一個寫到這樣劇情的故事,亦或是它是出自於莎士比亞手中的關係呢?

這些問題都可以持續去做發想,但是除此之外,我想這個例子也提醒了我,很神奇地,有些產品不需要本身一直去做大幅創新也會大受歡迎,像是可樂它的配方也將近百年仍然不衰,這些產品基本上已經滿足了顧客的需求。有時候我們反而要注意是否還要持續做創新,我們會不會做了太多的改革但是忽略了大眾其實根本不需要呢?

動手做,具體化你的想法

為了趨勢科技的案子,我們除了用圖表示我們的想法外,也用樂高具體化實際的作法,我發現用圖畫用想的用說的很容易,但動手做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發現了「限制」,你必須根據你手邊有的東西盡量做出想要的實體。這讓我體會到要實行創新想法是不容易的,因為會有實際上的限制,要如何能夠在有限的情況下或是要如何能夠突破限制的情況下實行,動手做可以說是執行創新的第一步,藉由這個步驟才能夠比較真正去體會創新的困境在哪裡?痛點在哪邊? 進而能夠去解決問題,進行創新。

能夠看得見是重要的!

創新是否能快速擴散有以下幾點是可以去思考的,像是相對優勢、相容性等等,其中有一項是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可觀察性」。以農業擴散的例子來說,許多農夫都要視其他率先試用者是否有更好的改善才會使用,過去提到過禁菸的例子(媒體的宣導)等也是,我認為「眼見為憑」在創新的擴散中是一個重要的思考點,當許多人都看到了成效或是大部分的人都在採用,創新的採納也會更順利的進行著。

傻眼的國中老師(周千玉)

LESSON 1. 超積體的創意過程中,讓我明白像這樣一個具有專業技術導向的工作,卻也因為如此技術人員常常會陷入僵固的思考模式當中。在設計的期間我們就是一個門外漢,即使什麼都不懂,只能藉由自己生活的體驗或各自的專長,發揮創意去想像這樣的問題要怎麼解決。原來時候真的想出解決問的卻是一個門外漢,運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往往是解決的第一步。

LESSON 2. 讓我傻眼的一題,國中老師最痛恨的一點?竟然是出題目。基於自己不是教改的學生,所以一時間沒有想到,一綱多本的問題似乎不只讓父母傷腦筋,也讓老師們難為頭痛,學生搞不清楚要念哪本還是全念了,畢竟考試制度依舊存在,這樣的改革究竟是再拯救教育還是扼殺呢?

LESSON3. 如何讓國中老師於課堂中,採用美國啟發式教學法?其實讓我想到的是自己國中老師,他就是採用美式教育,在課堂上引發大家說想法、辯論,帶領一些課外的小活動和課程結合,能交報告的不考試,沒錯課堂說的問題都發生了,父母的反彈、甚至是有些學生也反彈,認為只要把我安安全全的送上北一建中即可,這些都很多餘。我不能說老師的作法很好,但的確改變了我。老師總是把眾多週考的考卷全發下來,答案也一併給我們,只說如果你唸完了再寫這張考卷,沒有念寫了也沒有意義。至少讓我明白,不在為了考試而寫考卷,而是為了了解自己還哪些不懂的地方,給自己的一個交代,也讓我懂得自己的時間安排。

2010.10.19 Design thinking 科碩一周千玉

只緣身在此山中(孫曉雅)

1. 在某領域中的專家,有時是最難有創新的人

討論趨勢科技的問題時,學姐說資管所的同學不約而同的都提到了雲端運算裡的內部雲,而她認為提出以圖書館概念為模型的創意相當好,有時候因為對於領域較了解,所以很容易在技術層面上打轉,反而是局外人會提出「為什麼你們不這樣做呢?」的想法,實在是「只緣身在此山中」阿!總是注意到該用什麼技術和知識來解決問題,有時應該要退一步,反而才看的見問題的全貌,也可以用更不一樣的觀點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被領域的知識和技術限制住了。

2. 自以為是的創新對使用者而言是無用的

老師在課堂中讓我們思考要如何才能使國中老師採用啟發式教法,大家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但沒有想到,國中老師最大的痛苦竟然是出考卷題目。有時候自己對於自己的想法或是創新都很有信心,覺得很獨特也很有道理,必定會被大家接受,但有時其實不然,因為使用者與我們扮演的角色不同,我們不是使用者,所以總會有一些自己覺得很棒的想法,但卻不是使用者覺得最好的。

難怪老師總提醒我們要找到使用者的痛點,若我們沒有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為什麼老師不用啟發式教法),而是一味的要使用者接受創新(要老師使用啟發式教法),也難怪這樣的創新無法推行。雖然創新不一定是由使用者所發明的,但如果創新不貼近使用者,不以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只覺得是很棒的創新便強行讓使用者採用,這樣的創新一定不會成功。

3. 將想法具像化也是有難度的

每個禮拜接收到不同的創新任務時,都是相當抽象的問題,我們要把這樣抽象的問題先思考、分析過後,再激發出創新的想法,而老師也不斷讓我們把想法實做出來,從畫圖、剪貼到樂高,可是有時候即使有了想法,要想把具體的表現出來卻很困難!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但這也是創新必經的過程,若無法將創意的的想法落實、具體化,這個創新就胎死腹中,無法擴散了。


創新採納與擴散 第五堂課心得
第五組 資管系四年級 孫曉雅

行為沒有對錯,但永遠有意義(劉于瑄)

創新需求任務(超機電)

在思考防毒軟體產品設計的過程中,第一個任務應是先定義問題(Why&Whom),之後再針對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但在大家天馬行空的提出各式方案後,似乎很容易又偏離了當初所定義的問題,讓人不禁思考:「這樣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很多時候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更別提之後創新的擴散了。

老師在每次的討論後都會問我們:「如果是你,你會採納此創新嗎?」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讓自己針對創新結果能不斷反思的問題。

勿忘人的基本需求

我們知道「行為沒有對錯,但永遠有意義」的道理,可對我而言真正困難的是找出「具代表性的行為意義」,就像面對「如何摸索出真正痛點」一樣的難題。記得法蘭瓷董事長陳立恆先生曾說過的:「其實我們都是在找尋那人類最初也最原始的共通點,也許是對美的感受,也許是…。」要如何能真正體認那人類的基本需求,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分析23-28歲研究生採納IPHONE 4的可行性

看到此問題當下的第一個反應,是想要將這23-28歲的研究生再做一個分類的動作,就像同學在辯論過程中討論到「貧富差距」相關的議題,課堂中我們比較最關心的是「Whether affordable or not」的面向,但我認為對新科技產品的開放程度以及產品的可擴散性等議題也是可以加以討論的。暑假為一個IPHONE軟體進行行銷活動開發時,過程中便提到竹科園區便是一個具有潛力發展的指標,因為其在產品的購買、接納與擴散的部份,是具有某種程度的代表性的。這讓我了解到明確的定義目標客戶在行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10/19 創新擴散與採納 3LL(劉于瑄)

老狗變不出新把戲(林青青)

LESSON 1、未成熟市場的創新較成熟市場的創新容易

課堂中所提到諾基亞的例子,透過滿足使用者未被滿足需求(如:易於辨認的彩色手機、便於移動通訊),加上相容性又相當的高,使得其在芬蘭能夠一舉成功。該例子的發生時期是手機尚未成熟的早期市場,使用者末被滿足的需求相對地顯而易見,因此小幅度創新即可取得很大的市佔率。但時至今日,手機市場中各品牌群雄割據,各式各樣的功能、樣式花招百出,實難有令人相當驚豔的創新出現。而且在此一市場中早已存在規格上的主流設計,太過於天馬行空至與主流設計不相容的創新也不易於被採納,有點落入“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的困境裡,我想這也是本堂課中HTC創新任務的困難點所在。

LESSON 2、過度的創新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一旦市場出現了主流設計,與主流設計不相容的產品異軍突起的機率就少了許多,此時通常會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開始往降低成本的製程創新的方向來努力。除了主流設計的出現外,通常此時市場中消費者的需求多已被滿足,後讀的新創功能往往超過了使用者的需求,造成資源不必要的浪費。

Jim Utterback的這個理論讓我想到了小筆電的例子,當電腦的CPU愈來愈好、多工運算的能力愈來愈強、軟硬體的發展已經超越了許多使用者對於電腦的要求,小筆電的出現就是為了讓這些初階使用者能夠以更實惠的價格,取得一台“夠用就好”的電腦。當使用者的需求已被滿足時,過度的創新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LESSON 3、來自於非專業的創新

從次此創新任務的結果,讓我們發現很多好的創新不一定是來自己專業的人才,就像哈哈學姊說的,有資管所人才參與的組別中,創新方案的技術成分相對的濃厚,提出的解決方案也大同小異。或許就像一種當局者迷,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往往會一直的在圈圈內打轉,很難跳脫既有的框框去審視整個問題, 就像韻如那組提出使用圖書管理系統的方法來著手解決超積電的痛點,就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去看這個問題。這次的評分結果讓我體會到抓住問題的脈絡,在創新發想的初期,比了解技術還來得重要。


2010/12/19創新採納與擴散3LL
98科碩甲 林青青

上樑不正,下樑歪(劉家齊)

Why Innovation?

這次上課老師提到了「過度創新」的概念,說明在S曲線轉折之上的創新,其實並非必要的,因為此時就算不再做創新,使用者也會用此產品。這給我們的啟示,是要注意是否真的有必要做創新?畢竟創新是很花費時間和成本的。

於是我回想生活中是否曾做過過度創新的事情,就想到以前做網頁設計的工作。我們工作團隊有一次設計資料庫,為了讓搜尋速度加快,花費了不少努力終於達成「我們」心裡想的效果。不過,當我們滿心歡喜,帶者成果自信滿滿的向客戶結案時,不管我們再怎麼強調我們做的事是多麼難得先進、高品質,客戶仍是冷淡以待,其目光卻聚焦在我們團隊不認為是重點的美感設計上。

當然,這樣的結果或許還包含者許多商業上的原因,但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那時的確在資料庫結構上做了過度創新。再進一步問自己,那下一次我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情形呢?畢竟當局者迷,我們很難確定是否已經到達了那個S曲線的轉折點阿。

我的想法正如同老師上課時一直強調的一樣 ------ 多貼近消費者!

上樑不正,下樑歪

產品出問題,有時候是因為結構、制度問題而導致。上課時老師舉了電子收費ETC為例,說明遠通為了應付設計不當的合約,廠商急於回本,導致推廣效果不彰,而且再怎麼在這架構之下提出解決方案,似乎都是無效的。這種根本性的問題最難發現,也最難被事前考慮到。於是,我想起了老師所強調的Design Thinking概念,才發現全面性思考就像是蓋房子一樣,不該只把工人一股腦丟進工地,盲目的在室內敲打,而是也該配置人員站在房屋外面監督,以一種心理學常提到的「半涉身、半抽身」概念觀看,才能及時發現房子是否直立,避免上樑不正下樑歪的情況發生。

Cross Over

上課時提到了hiphop文化,我可高興的呢!大學時期我不以課業為重,整天浸泡在「次文化」(if you must say)之中。我們因為跳舞聚集在一起,聽音樂、聊天、喝酒,我得到認同。而在這個「次文化」(let me phrase it again)之中,每個人個性迴然不同,連喜歡聽的曲風、做的事情都大異其趣,甚至還有台北市管旋樂團的團員也是我們的好友,而唯一相同的是對彼此的包容。老師說rap會擴散的這麼快,是因為它能結合不同的文化,而我認為,之所以能夠結合不同的文化,就只是因為「你很好,我也很好」的尊重而已。這也是我現在的生活態度。

創新擴散與採納(五) 3 Lesson Learned
劉家齊

新酒舊瓶理論(劉憶蓁)

Lesson 1:新酒舊瓶理論

人們接受創新,有一部份是因為創新的概念與人們既有的認知差異不大,因此假使把創新藏在既有的認知裡面,可以增加創新的接收度。

如何讓國中老師於課堂中採用美式啟發教育?要解決此痛點必須去思考如何理解老師的想法,並把這些觀念放在新政策裡,例如假使老師怕麻煩,政策就可以朝向準備充足的補充資料以減少老師搜尋資料的時間。因此與其強迫別人接受新觀點,還不如去瞭解別人為什麼不接受新觀點,瞭解別人的觀念與想法,並把新觀念融合在此觀念與想法裡面,進而創造出雙贏的局面。

Lesson 2:改變意識型態將有助於創新的接受

從課堂中討論ETC的個案可以發現,不管降低價格或是新方案都無法誘使某一特定人群使用ETC。要使這群人使用ETC,就必須改變他們的意識形態,但是通常意識形態是最難改變的,它對一個人產生的影響是誘因無法克服的。個人覺得假使碰到這類型的阻礙時,可以找出群體的意見領袖來深入分析產生意識形態之原因,找出可能改變的方法,最後給予意見領袖好處,使他能利用他的人際關係網路來推動意識形態的改變,讓群體接受創新。

Lesson 3:實地考察是調查,必須處處質疑

既有的觀念都認為實地考察就是到當地詢問一些當地人,觀察並記錄事情,可是真正在執行時並不是那麼簡單,在考察時必須對任何事都存著質疑,對訪問者的每一句話抱持著懷疑,訪問者有可能會受到個人主觀價值觀或是因為要與當地社會融合而回答違背的想法。因此就如同課程上所講的,實地考察並不是新聞採訪,必須對每一個細節做懷疑,盡可能的蒐集資料,對每一筆資料做詳細的探討與質疑,從中找出蛛絲馬跡,更進一步找出創新的元素。


科管碩一 劉憶蓁

不要否定自己過去(陳佩妤)

我覺得新酒舊瓶是一個很有趣的理論。我從來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所有新接受的想法大部份都是套用到我們原本的架構,或是稍微調整這個原有的架構來接受新東西。這在創新的擴散和採納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不去考慮舊有的東西,拼命要人們接受新東西,那只會造成更大的阻力,但是若是能搭上舊有事物的順風車,創新將會暢行無阻啊。

這個禮拜的小組創新專案是為趨勢科技解決三個痛點。但是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這組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因為我們對於這方面完全沒有任何概念。其中一位資管的女同學提出了她之前有討論過類似的個案及他們當初想到的解決方案。

要不要直接照那位同學的意見呢?可是這樣就沒有創新啦。因為那就是一般工程師會想到的方法,但是那也會是一般駭客可以想到的方法。因此我們還是決定要用外行人的角度來提供創新的方案,可是後來卻被質疑了許多執行上的不可能點。所以說,或許外行人可以提供獨特的創新看法,但是若是沒有稍微的知識,卻會淪為天馬行空無法實現的空話。

最後上台報告的組別,運用了某位學姊原本的所學,發展設計出一個創新的發案。我覺得十分的厲害,兩件不搭嘎的事情,卻可以套用在一起。這必須要對自己原本所學融會貫通,才能在緊要關頭發揮作用。所以說,絕對不要否定自己過去一點一滴的學習,那在未來都有幫助。

永遠不要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後悔。

科管一 陳佩妤 G3

一定的幻想(陳宛渝)

1. 這次討論到例子中,提到黑人的饒舌樂受到白人青少年的歡迎,以及老師所提到的例子,曾經有學生引進許多的品牌,由於定位成潮牌而受到歡迎。在探究為何這些創新受歡迎的同時,我突然發現,我一點都不喜歡饒舌樂,也不喜歡潮牌風格的衣物。於是,我換個角度想,是什麼原因造成我不愛這些東西呢?結果,回想起來,我發現我也不愛去夜店、KTV等地方玩樂。

我從小,就不太喜歡大家都喜愛的東西,大家都一樣的結果,有什麼樂趣呀!因此,我認為造成創新擴散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同儕之間強大影響力,尤其是對於渴望獲得其他人認同的青少年來說,造成的影響是更深遠的。所以,如果以這樣的角度來看,會認同這樣的創新,也許是那些對自己特別沒有自信的人會快速的採納。過了青少年時期,青人、成年人對於創新的採納,我想是更困難的,這時大家會比較希望的是,表現出自己的特色。

2. 關於iPhone4的分析上,讓我想起我當初選擇購買iPhone3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方便隨時上網,以及有許多的有趣遊戲可以玩,但實際使用後,才發現不如當初想像的好。手機主要的目的是打電話或是傳簡訊,其他的功能其實是附加的。但因為iPhone是無法更換電池的,當使用較多的遊戲或網路功能後,很快就沒電了,導致最後無法使用主要的功能,感覺似乎有點本末倒置。

然而,在購買前,我無從得知這一點,對它抱有一定的幻想。我想這也許可以稱上iPhone手機的相對優勢,甚至是蘋果系列的產品皆是如此,透過媒體和人群不斷傳播訊息,不斷的說多少人購買,多少人在排隊等候,使人們對此項商品具有一定的想像空間,最近新開幕的uniqlo也是一個例子,數年前我去日本時在當地逛過,其實只是很類似台灣的平價品牌的地位,只是差別在於留行性多了一點點,但引進台灣後,我覺得有點過於瘋狂了,透過媒體不斷打廣告,我認為也賦予了這品牌多餘的幻想。

3. 這次討論的案例是趨勢科技對抗病毒的例子,從最後的結果中,提到許多資管背景的人,都會選擇利用雲端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反而是有一組利用圖書館管理書籍的概念為出發點,做些改變,而變成管理病毒的出入,來達到對抗病毒的目的。聽起來似乎十分有趣,有蠻有吸引力的。

於是,我發現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對於問題的解答,也許可以獲得一個新的想法,我想這也是最近強調跨領域整合的重要性。然而,利用不同思維的方案,實際上的可行性有多少,這也是我十分好奇的問題,但不論可行性如何,至少都提供了另一個想法,經過改良、修正後,也許可產生另一個新的方向。


創新的採納與擴散心得
科碩一 陳宛渝

對象根本就不是我(王志桓)

1. 極短時間內的思辨整合能力

老師常在上課的時候丟出一個小實驗,如本周的如何讓國中老師採用美國啟發示教育,然後開玩笑地說:「你們只有五分鐘的時間討論,要解決這個30年來的教育問題。」想當然耳,無論解答多有創意,或許只能在教室裡面孤芳自賞,真要解決這問題,所需要討論的時間恐怕是五分鐘的千百倍不只,還不包含實際執行面恐會遇到的問題。

不過我覺得如此的訓練方式,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對於一個事件/個案,能夠有通盤的了解,進而整理出脈絡並提出解決方法。如同研究所入學考試的管理個案一樣,如何在90分鐘內,面對各個你不熟悉的個案,在有限的時間內,閱讀,整理脈絡,接著依照題目的問題,提出你邏輯性的構面分析以及解決方法,道理是如出一轍的。我想這也是科管所想積極培養學生的類型-快、準、狠。閱讀、思考速度要快;找出藏在細節裡的魔鬼要準;一語道破問題的源頭,提出解決的方法要切中要旨,要狠。

2. 每個人都是創新擴散的目標對象?

課堂中大家對於iPhone4能否在研究所族群中擴散的看法,後來變成滿有趣的結論:Price Matters. 也或許可以從KAP斷層來分析這個結論。以我自身為例,我想對於iPhone的創新我是沒有接收不全的問題,非但不排斥嘗試,反而還非常躍躍欲試,但我仍然沒有購買iPhone。

回到頭來,的確還是Price Matters. 但其實觀看APPLE的策略,它是想開發出可以直覺、方便使用的手機,但它可沒說是每個人都可以affordable的。定價策略多半反映了品牌價值以及美學設計,但很明顯,它鎖定的目標顧客是高階頂級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所以在討論iPhone能否在研究所學生中擴散的問題時,雖然這樣想好像很奇怪,但是否我能夠反思,也許,iPhone,或者Apple的策略、創新,擴散的目標對象根本就不是我呢?

3. 產品創新與製程創新的關聯?

如下圖,產品創新後期創新能力很低,多半是與產品被統一規格所導致,而製程創新後期仍能保持較高的創新度,則是因為由於產品被統一規格後,大家競相改變製程,期盼在製程中突破,使得成本降低、或增添產品附加價值淨額創造更多利潤。

但是,是否是因為產品統一規格化後,才開始競相在製程上面創新呢?由下圖來看,兩條曲線的交叉點,是否有可能是因為,當製程創新達到某一個成熟度以後,才導致產品被快速的統一規格化了?

教育改革不易(楊純芳)

ETC的擴散,如何成功?

民眾因為不想多花錢裝設OBU,為了提升OBU裝機率,政府對遠通下最後通牒。對此,在課堂上大家想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式,但其實,遠通早已有了自己的解決方式。

遠通推出每個月以20元的方式供民眾租OBU,擁有這台機器的民眾可以在國道使用費上享有95折的折扣。如此一來,只要這位民眾在一個月內經過十次收費站,所省下的錢就可以與OBU租金抵銷。(和沒有使用ETC的民眾相比,雖然花同樣的錢,但卻可以快速通過國道收費站。)在這樣的方案下,遠通OBU的裝機率很輕易地通過政府標準,並確定在兩年後全面實施國道ETC收費。

國中生啟發式教學

對於要求國中老師用啟發式教學教導學生,首先就應該從「上游」開始要求,譬如改變考試方式,或是從教材更動。因為學校的考試壓力逼迫國中老師盡可能將考試資訊「填充」到學生腦中。在這樣的壓力之下,要老師用啟發式教學,帶領學生一同思考,需要花太多時間,因此大多老師不願意接受。

我認為,要改變一個教育體制有非常大的難度,因為這牽涉到大家對教育的觀念、自身經驗與未來學子的發展。家長尤其是最難說服的一群人,因為他們往往寧願用最保守的方式教導自己的孩子,而不想以創新的方法來做實驗。這也是教育改革不易推行的原因。

Jim Utterback教授還是老闆?

Jim Utterback一邊當教授,一邊開公司,在學生還沒畢業時,學生可以在Jim Utterback所成立的公司實習。特別的是,他為了學生開公司,提供學生動手的實作經驗。這樣的想法很有趣,也很大愛。在台灣,雖然很少看到有相關的例子,但其實到企業實習的功能與成果也是和Jim Utterback的情況類似的。因此我們可以好好把握實習的機會,相信這樣的身體力行,同樣可以達到學習的效果。

創新採納與擴散_2010.10.24
科碩甲99 楊純芳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勇於嘗試(陳慧君)

脈絡的重要性

學了再多管理技巧、對理論有在透徹的了解,也不見得就能確切地了解市場的需求。就像醫生對病人,要能清楚了解病人疼痛的部位、痛的方式等等,才能對症下藥。一個好的醫生之所以好,不全然是因為懂得理論多,更重要的是能精確地找到病人的痛點。如黛安芬內衣與海洋動物園改造的例子,沒有正確瞭解使用者需求、閉門造車的結果與產品並不能引起共鳴。

勇於嘗試、接受新事物

勇於嘗試才會有新發現,在創新的過程中,許多成功都是意外的,如課堂上提到的威而剛、落健。尤其是在面對一個不確定、又快速變動的環境下,保持開放的態度,才有機會碰撞出火花,創造價值。

有道理的未必合理

生活周遭的事物,常因習以為常而遭到忽略,思維模式被限制了。例如,沒有人規定只能在柵欄外觀賞動物,但是大家都「習慣」這樣做。會存在的東西就一定有存在的道理,但是,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這隱藏的意義是,生活周遭還有許多可以改善的空間,而要如何改善,也是一種創新!


[創新採納與擴散-10.05]
Lesson learned
陳慧君 科管碩一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被操縱的創新(陳嘉純)

LESSON 1:D-School

看到史丹佛設立的d-school,與其他名校紛紛跟進,可見Design thinking的重要性。在台灣,也看到設計思維漸受重視,不過看到d-school充滿白板,鼓勵隨時隨地思考、執行的程度,便覺得台灣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好像我們只是把innovation掛在嘴邊,卻沒有什麼真正的innovation。Design thinking的概念不能只是引進,更應該落實,期待有天台灣也有一個真正d-school(在商學院中)。

LESSON 2:被操縱的創新

人對於創新的意會不一定是理性的,創新的擴散也往往利用了人的情緒。從吸菸在美國迅速地擴散案例學到,香菸商利用了行銷手法引發了消費者對於「吸菸很酷」的意會,與利用女性為彰顯女性主義造成的心理效果,成功地讓美國人吸菸。這可以看出人心其實很容易被操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從事創新活動的人應該要更加謹慎,在思考利用創新來獲得利益之餘,也不該忽略了該秉持用創新來改善社會的正面心態,否則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了!

LESSON 3:為設計而再設計

從對於聯合報頭版的再設計活動中,我發現我們在一心想要創新、與眾不同的同時,卻忽略了本質。只是「為創新而創新」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在進行創新時,應該要回到根本來思考,在接受新作法之前,有什麼舊作法是不應該拋棄的。

3 Lesson learned 企碩二 陳嘉純

從眾心理才是最可怕的(林青青)

Lesson 1:討論需要主席

本週小組創新任務有優秀的APO加入我們討論的行列,使討論可以快速又有效率的進行,讓我深切體悟到之前學Brainstorming方法的時候,第一個步驟就是要選出主席,藉由主席這個角色來使整個討論不偏題,又能讓大家充分發揮能力的討論,讓小組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創新任務。

Lesson 2:高壓不一定服眾,同儕壓力(多數暴力?從眾心理?)才是最有效(可怕?)的!

從課堂上以罰錢來強迫學生講英文的案例討論中,發現當一個創新以高壓的方式去強迫別人接受時,反而會招致反抗。其實不只是高壓政策,凡是以高壓方式要強迫他人去接受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容易受到反彈。這彰顯了老師提過關於「柔韌設計」的重要性。或者以另一個角度來說,設法讓團體中的多數接受這個創新,而相對的少數可能會因為同儕的壓力,或者是從眾的心理,亦或是屈從於多數暴力而跟著接受這項創新,這種方式推廣的政策或是創新,如果政策是善的那倒還可以接受,但若是惡法,或者是圖利特定人士的政策或法令,則是相當可怕的。

Lesson 3:創意不是一切

創新從創意的發想開始,但要能夠得到機構的認同。就如同我們在聯合報的創新挑戰時,必須要考慮到這樣的一個創新,聯合報的人會不會採納。如果機構完全無法認同,這個創新根本不會發生,也就無從考慮起之後的擴散過程了。我們在構思時,常常只有注意到原創跟創意,卻忘了考慮機構的立場。這樣的構想可能在提案階段就被否決了,甚至沒有提案的階段,直接胎死腹中。這樣的創新是無法成功的!

因此我們除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觀察使用者脈絡之外,尚需考量此一創新在機構中的接受程度,才能讓創意順利的擴散。


2010.10.12 3LL
科管所,林青青

創新可能帶來想不到的後果(楊淳雅)

Lesson 1: 創新的偏見

如課堂上舉過的許多例子,我們已經知道不是所有的創新都是好的。創新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但一直到設身處地,假想自己是一項創新的提倡人,這份心得才變成了當頭棒喝的體悟。創新人經常認為或相信,經過許久的深入觀察與研究所得出的創新,終究會帶給人們所需要的良好影響。預先假設此創新就應該被接受與擴散,甚至認為如果人們拒絕了這項創新,便是不想要它預期帶來的效果、益處。

以上三點偏見,讓我反思了自己的情況。我在研發一個資訊服務平台的時候,雖然沒有天真地認為創新一定會被接納,但也無可避免地相信自己的成品會改善人們的生活,而欠缺了周全的檢視。幸好我們保持彈性,樂見使用者回饋,也認為服務價值取決於產品與使用者互動的過程(value co-creation),所以能夠以使用者為中心來做設計,提高滿意度。下次在研發過程中,我必須面面俱到地去推演使用者採納創新之後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否符合期待,是否抓住顧客的痛點,甚至創新採納的每一個決策步驟(認知、說服、決策、執行、確認)都可以用以幫助創新產品的自我審查。

Lesson 2:創新的接受

Ronald Burt:「改變意味著接受新作法,也意味著必須捨棄舊作法。」但是,你準備好了沒?

科技促成人類世界快速改變,人們享受著伴隨而來的便利,舊作法也不見得完全被捨棄,如紙本書籍和傳統書信並未消失。但是,有誰可以真的在迎接改變的時候,知道自己要做準備並且知道自己即將要面臨的是什麼?更常見的情況是連創新者都無法預料到世界會因為他的創新而如何做出改變,人類的互動方式、情感層面會如何地被影響。

十年前,談到科技我們會想到冷灰色的寂寞。如今,科技卻能夠帶來溫暖與樂趣。也許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社會失衡並無法完全被消除,我們也總是需要面對意料之外的後果。但學者及實務者正朝著一個有希望的方向前進創新,希望有朝一日大眾在抉擇是否接納一個創新時,能夠予以告知需要的準備。

Lesson 3: Re-Design

我很喜歡原研哉的這句話:「所謂設計,就是讓感覺甦醒,並重新感受這世界。」。Redesign確實很重要,也帶來實質的幫助,3C產品的推陳出新最能夠證明再設計的益處。從黑金剛到iPhone,黑白到彩色、按鍵到手勢、單機到多機一體最後到功能無上限,最後生活裡幾乎不能沒有它,我們真的透過了redesign重新感受了這個世界。


創新採納與擴散 Three Lessons Learned 10/12
資管碩二 楊淳雅

先驅是沒有朋友的(周千玉)

圖利辦考者?

課堂上提及英文檢定考的事情,讓我不禁想到這個議題兩年前和同事討論過,曾經在英檢報考中心工作過的我,看著報考人數多得誇張,需要整整兩個辦公室的人來處理。我心想這到底是圖利辦考者還是真的要讓學生國際化,多少的學校團報考試,而考生的選項都勾選因為學校畢業要求,其實讓我很不開心。

英文考再高又不代表會講話,反而造就亞洲國家強大的補習班,以前和僑生交談的時候,我都會好奇說為什麼馬來西亞人總是可以說多國語言,對於台灣學生光學英文都覺得很難。他們對我說,因為在他們的國家,都是先會聽說再求寫。他們的觀念中學習一種語言,只是為了和別人溝通交換想法,至於語法卻不是那麼的重要。那時我突然領悟到了,原來我們的出發點完全不同,當我在說英語的時候擔心的是我說的對不對,卻完全忘了對方能懂嗎?

然而,教改了這麼多年卻一點也沒有變,用評分來代表一切,或許提供給學生一個快樂學習英語的環境才是件有實質意義的事情。

先驅是沒有朋友的

通常先驅的人是沒有朋友,但社會又需要先知先覺的人。這句話真的讓我感觸很深,在我國中的時候,仍然是一試定終生,且又在明星學校,所以大家都以課業為主,不論同學還是家長的觀念都是這樣的,甚至是要求老師不要給太多課外的活動。

然而對我而言,我超級不贊成這樣的理念,我始終覺得該五育並重,因此我和兩個好朋友,不斷的參加各種活動或比賽,甚至是帶動全班的參與,過程真的很辛苦。大家有各種的理由要補習的、父母干預的、自身不願意的,簡直像革命一樣,連老師都被家長牽罵。當時的我們很孤獨,同學也在背後指指點點。(PS:革命有成功了一半,勸說下大家努力了拿下冠軍)但過了這麼多年後,事實證明,現在的學生不再只以功課為重,所有的課外活動表現也列入考量。

Re-design 要記得本質

設計就是為了讓使用者感覺甦醒,Re-design 要記得本質。設計到底是什麼,我想還是逃離不了人為中心,設計不只是一種美感的吸引,也是一種創新概念的傳達,結合了設計者最深的自我,藉著有形的實體表達無形的意念。設計是種創新,創新不等於標新立異,如果忘記了本質,那麼意義在哪裡?


Re-design課堂學到的三個心得 科碩一 周千玉

也許是制度錯了(陳宛渝)

早期獲知者

在課堂中討論到早期獲知者的特性,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是假如要合購,你會找誰幫忙。而當天晚上我有了相似的體會,每年化妝品品牌推出的聖誕彩妝,都是最吸引我的部分,加上我希望搭配周年慶的折扣,所以,我總是會利用網路搜尋國外的網站,希望早一步獲得資訊,因為國外上市的日期多數比台灣早一個月左右。

通常我都會找到不錯的心得分享文,而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會專注的閱讀英文的網頁。從這個例子中,我似乎是彩妝新品的早期的獲知者。從這個親身經歷中,我有個感想,因為這類型的彩妝品常常是限量的,而我常常利用早一步獲得的資訊,決定是否購買,所以即使是很熱門的東西,我仍然可以買到,但是,接著我就會反思,簡單的購物行為,有必要這麼累人嘛?!

但換個角度想,這種限量商品,讓最想要買的人買到,似乎比較符合效益,因為肯花時間是先去蒐尋資訊的人,應該是最想要這樣的東西的人。站在這個角度想,廠商利用針對早期獲知者的策略,希望吸引他們的目光,似乎就變得不太需要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於是,我歸納出應該先了解商品的定位,是限量商品,還是一般性的商品,再針對早期獲知者有一定的策略。

也許是制度錯了

和決策相關例子中,畢業前達到多少英文成績標準的案例,使我感受很大。其時我大學時就面臨類似的情境,台大要求學生畢業前必須通過GEPT中高級的初試或是同等,假如沒有通過者,補救方式是要修習兩學期、零學分的進階英文。通過考試的規定已經實行多年了,在早期是沒有補救措施的,但因為太多人因此而無法畢業,才有替代方案的實現。

我不禁會想,在施行替代方案前,為何沒先思考是否制度錯誤了,不應該以強迫的方式增進學生英文能力,而施行的補救方案又過於粗糙,我覺得並沒有實際增加到英文能力,課堂的作業和考試又很繁瑣,有點浪費教育資源的感覺。因此,同學們提出的鼓勵方式,自動自發的學習英文,我特別喜愛這樣的方法,在過往的學習經驗中,可以選擇的學習方式,通常效果是最好的,也會讓人特別得懂著珍惜那樣的學習機會。

來了新的,舊的卻去了

在聯合報的案例中,很多組同樣未考慮到的問題是,因為想要創新,而大幅的改變報紙的風格,反而忘了聯合報本身的讀者結構,可能吸引了新的消費者,但卻忽略了舊的,甚至使舊的讀者流失。但很多創新卻往往面臨這樣的兩難,沒有一樣策略是可以吸引到雙邊的消費者的。

我也想到一個類似的例子,台灣在開放陸客來台之後,反而造成本來的日韓觀光客銳減,就是不是件好事,到是見仁見智。但引申到報紙的例子,有兩種選擇,一個是吸引到新的使用者,卻流失部分舊有的,另一個只針對舊的消費者的改良策略。兩相比較之後,前者犧牲部份的方法,也許可能是較好的,但人們真的會做這樣的選擇嗎?放棄,似乎不是那樣的容易。


創新的採納與擴散心得
科碩一 陳宛渝

讓感覺甦醒(謝章威)

讓感覺甦醒

「所謂設計,就是讓感覺甦醒,並重新感受這世界」,原研哉說。老師強調這是這堂課最重要的一點。人們的需求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造就了新的設計必須因應時間的變化不斷地創造出來。每個人的品味都不見相同,而且對一項設計的好壞與認同都有差別,所以如何定義一個好的設計是相當難的。或許對我而言,只要能讓我在使用上覺得舒服,而且不會排斥它,我想他就是一個好的設計。

同儕的power

同儕之間的意見交流,的確可以迅速建立起一個人際關係網絡,而且可以很快地得到對一項事情的認知,然後說服使用者該不該使用它。除了四環素的例子,另外線上遊戲社群也能夠體現出這樣的現象。當推出新線上遊戲的時候,遊戲愛好者通常會在論壇發表各自的玩後心得,這些心得通常會影響新的玩家是否嘗試或喜愛的程度。我們不可否認,很多事情都是因為身邊的朋友影響我們下的決策,由此可知,同儕的power實在有夠大!

再發明也很好

Re-design在創新裡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為有re-design所以創新才會不斷被修正和演化。我認為re-design就像是客製化,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把創新推廣給接受者,而會根據本身或組織的需求來做修正,重要是保留本質。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保留此創新原來的本質,而使不同的組織或個人都能去使用它。書上舉的「反毒教育」例子,適時的作出改善(再發明),將有助於提升對拒絕毒品計畫的接受率。

謝章威 ,資管碩二

邯鄲學步的感覺(李佩樺)

在一上課時,老師就提到最近科管所最夯的話題-教育部來函要我們將MBA更名為MSc,雖然剛聽到這個消息時很震驚,不過心理倒是有了很多想法。

其實在國外,MBA跟MSc劃分的是很清楚的,只是在台灣,幾乎不管什麼管理學院都統稱MBA。教育部這個更名的動作,其實更有助於我們與世界接軌,我們接受的教育訓練不只是讓我們成為一個企業管理的通才(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更讓我們具有專精的能力,至於這個專業能力是什麼,我想應該就是創新吧!

我們科管所的學生除了擁有科技的背景之外,更強調的是獨立思考與創新的創意思維,MSc(Master of Science in Innovation)其實才是最能表現我們優點的名稱。另外一方面,我也不禁想反問自己那麼所謂創新到底是什麼?「創新」這個聽起來似乎不切實際的名詞,真的可以讓我們到了職場上成為一種專業嗎?在科管所未來的兩年裡,我該如何培養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夠在職場上成為一個創新的先驅者?

雖然這些答案都還有待我去慢慢發掘,但是我知道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勇於承擔責任、不會侷限自己的天馬行空、勇敢面對不確定性的未來,這是我給自己目標,期許自己真的能夠往這個方向不斷前進!

此外,老師介紹了美國史丹佛大學的D-School。其實現在許多國外的商學院與企業都有推出「設計管理」的課程,把設計思維更深層的推廣到組織架構、營運模式等等,讓這兩個原本陌生的領域更加緊密重合。顯然設計這個概念,已經不再只是產品製造的步驟,而變成了企業經營的一種決策思維。

我認為這是因為身為一個設計者,或是擁有設計者的思維,本身就是要從多元文化與多元思考出發,大量吸收社會經驗,並且長期觀察社會風氣的脈動,才能掌握到潮流的最前端。而這正符合了商業經營中在做決策前需要大量收集資訊、善用不同的觀點去傾聽客戶的需求,並且不斷追求創新等等的特質。其實結合上面提到的,這種設計思維也正可以成為我們科管所的特色,利用管理領導設計,為自己加值,這種創新也許將成為我們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

最後,在個案討論時,我們這星期要為聯合報設計新的頭版樣式。在討論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了要保留聯合報的優勢:正派、豐富的內文,希望改善聯合報一向給人髒髒舊舊、立場偏頗及圖片很少的既定印象。因此我們設計了藍綠融合的新logo、加入大師觀點、放大圖片、改善紙質等等。

但是我們其實思考的並不周全,在我們討論過程中,我們大家只想到要創新,卻忽略了原本客群的需要,假設這是真的專案,我們很可能為了開發少數的新客源,卻流失掉了大量的舊客戶,導致整個企業垮掉!回家後想想,在討論的當下,我們都太專注在「創新」,卻忘了要換個思維站在「舊立場」考慮,我們想要增加自己的特色,卻把自己變成了四不像,頗有一種邯鄲學步的感覺。

原來有時候我急於要跳出小框框看事情,卻沒發現自己只是又跳進另外一個小框框裡!想要跳脫框架的去創新卻又不失根本,下次討論時我們應該要更周詳,多考慮一些不同的立場,才能看到自己的盲點!

創新與擴散10/12 課後心得
科管碩一甲 李佩樺

人不一定是理性的(陳慧君)

人不一定是理性的

經濟學的理論與假設,都是以「人是理性的」為前提。但人的理性也會有當機的時候,聰明的人就懂得利用人的不理性,不然就不會有卡刷爆了之類的問題!理性與感性是並存的,這也影響了決策行為,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對人性了解多少,似乎成為一個非常有利的武器,因為課本上沒有寫,也因為這是需要觀察與體驗才會了解的秘密。

Design thinking

為什麼史丹佛大學只給予設計觀念與知識,不給設計學位,但大家還是趨之若鶩,甚至修過學程的學生在業界還更搶手?「設計」除了學習如何製作,還需進一步思考如何掌控產品功能。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了解並學習到底什麼是基本的需求、什麼東西是可以被大家接受的。也就是在深入的體悟到真正的需求後,才能將這些需求轉為產品和服務。如手掌把手可能是以人之間的互動取代冰冷的金屬把手、單車上的咖啡杯架設計等等。設計需要創新的想法,不同角度的觀察與分析,也許史丹佛提供的是一個「多元環境」,和一個培養「轉換思維」與「敏感度」能力的課程,而不只是單純的設計技術教學!

創新的本質

在報紙redesign的任務中,大家發揮各式各樣的創意,做出的成品卻偏離了報紙本身的「功能」。科技的發展又何嘗不是如此,那些運用大量智慧的高深「技術」是否真的符合人性?科技的發展本應是為了改善生活,但這個目的有沒有被改變呢?打電話到某公司,回應的是語音系統,在輸入一堆資料後,還要轉接來轉接去,這樣的功能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創新採納與擴散-10.12]
Lesson learned
陳慧君 科管碩一

除掉舊客層?(楊貽叡)

科管所鼓勵創意、創新、創業,但在在今天替聯合報設計新頭版的過程中,我不禁想到,其實在這三個階段所要負的風險是越來越大的,創意也許只是天馬行空可以胡思亂想,創新就要開始把思想寫成計畫或開始探討,創業就是把整個plan實行,要考慮的不只是創意,而是合不合用、能不能行。

KAP斷層讓我想起以前考數學考試的時間都很短,當時是說以訓練你熟練的程度為目標,但很多補習班有時卻連道理都不教,專門教學生猜題以及背公式的竅門,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有補習的人考比較高,會的人就不一定了,所以原本的好意,卻被扭曲,這是否是補習班這種課後組織的創新帶來的壞處?

再發明雖然能解決部分相容性的問題,但是否會改變整個發明的初衷呢?像很多同學把聯合報有改顏色、改排版、剃除掉很多政治的內容,也許能吸引年輕的客層,但會不會也把舊有的客層去除掉?或是改變內容的呈現形式,是否也影響到了整個報社背後的組織權力模式?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楊貽叡

右腦思考的世界(楊純芳)

頭版的創新設計

聯合報的頭版設計,課堂上很多人的設計都很酷炫,但就我的觀察而言,與其說是創意,何不說是「搞怪」,因為太多的創新對我們來說是不適用的。通常報紙頭版的意義在於告知大眾每日最重要之新聞,若頭版就單以照片為主,無文字為輔、更無主題性,這樣也許給了讀者很多的選擇,但卻失去了傳達重要訊息的功能。因此創新的設計,也必須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創新的實用性與可行性。

Design thinking的重要性

設計思維越來越重要,這在溫肇東老師的課也有提及。現在,「設計」不再只是設計師的事,我們不一定要很會畫畫、或是像藝術家一樣雕塑人像、或捏陶等,而是要融入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更值得注意的是,設計與創新密不可分,如何讓自己擁有設計與創新思維,並有使用的能力,這點非常的重要,也是我未來在研究所要學習的。

右腦思考的世界

Daniel Pink—the right brainer will rule the future.
右腦思考,也就是圖像設計思考,在未來越來越重要。想在職場上保持高度競爭力,除左腦的邏輯思考,更需要右腦藝術的、有同理心的、富創意的思考。改善已經存在的產品並不夠,真正的價值在於能夠創新。經過了許多網路上的測驗,發現我自己是個左腦思考的人,希望在接下來的學習,可以使自己多用右腦去思考,將創意融入生活中。

創新採納與擴散2010.10.14
科碩甲99 楊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