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思考的脈絡:掌握問題全貌,創新更成功【再版新書介紹摘要】





躁進的創新


脈絡(context)這門學問的核心,就是學習掌握問題的全貌,以便讓創新更成功。這是我近三年來由研究中學到的心得。但是,如何才能讓思考有脈絡?我準備了這本書,就是要深入回答這個問題。
這幾年來,我一直致力將學術作品科普化,希望讓學術成果能與更多讀者分享。這本書是我的另一嘗試,希望讓更多人一起來關心「脈絡」這個的觀念。很高興,這本書第一版在天下文化出版不久後,受到不錯的迴響,也被中國杭州藍獅子與浙江大學出版社選中,在大陸出版。杭州藍獅子是策劃公司,浙江大學出版社負責發行,這個組合在中國曾經推出許多得獎佳作,像是創銷書《大敗局》。這次能修訂再版,我覺得很開心,希望有更多企業能了解思考、脈絡與創新三者之間的關係。這陣子有學生,也有讀者問我,為什麼我如此致力於「脈絡學」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得要回溯到我年輕時的際遇。
年輕的時候,讀到近代史,聽到中國清朝(一個超級大國)竟然會被日本(一個島國)打得一塌糊塗。這個結果讓年輕時的我很吃驚,也很不容易接受。還有,英國(另一個島國)竟然可以統治了大半個地球,建立了全球殖民體系,也讓我很不理解。這一路來,我看到很多個人、企業、政府,奮力借鏡國外的創新。我也聽到反對聲音,有人認為這樣是崇洋媚外。
近代歷史,更常會令人掩卷而嘆,特别是亞洲近代的變革。十八世紀,美國以航海科技闖近日本,英國與歐洲諸國則以武器敲開了中國大門。日本與中國兩個國家幾乎在同時展開維新運動。中國展開了「同治中興」,而日本展開了「明治維新」。同樣的改革,卻有很不同結果。同治中興成了海市蜃樓,而明治維新則開啟了日本霸權(雖令人遺憾),加入帝國列強[1]
日本的明治維新其實也不是那麼順利。岩倉使節團大概是明治維新最重要的起點吧。1871年冬天,日本右大臣岩倉具視率領副使節大久保利通以及伊藤博文等百餘人,其中有約一半是高級官員,花了政府整年總預算2%的高額經費,展開一場為期一年十個月的跨國創新之旅。返回日本後,大久保負責推動改革,決定不學美國的自由經濟主義模式,而改效法德國以官產學合作的統治經濟模式,展開了創新急行軍。
他做了什麼?大久保由法國引進繅絲場提供紡織品,由德國引進礦山冶煉場,由英國引進兵工廠等。為了扶植民間企業,他將五分之一的預算投入企業開發,實施他「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創新藍圖。但是,在技術創新上,這樣以拿來主義的導入方式也因為急於求成,而引來各種官商勾結,造成民怨。
另外,全面過度西化也讓日本傳統文化瀕臨崩潰。有人提議,日本人應該改以英文為母語,通婚西洋以改良人種。相撲等傳統被視為野蠻行徑,所以被禁止。日本開始把農曆改為公曆,男子的髮髻被減掉,改為西式短髮,官員改穿燕尾服,銀座被改建成西式洋房,電車穿梭期間,晚上煤氣燈自動點燃,天皇也開始吃起牛排了。這些創新的衝擊對許多士族是忍無可忍的。1878514日,大久保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刺殺。
1889年,伊藤博文接手,他看到這些衝突背後的脈絡,於是開始著手文化融合。雖然西服盛行,但是和服變成華麗的禮服。雖然大家去酒店歡樂,但是茶道被保留下來,茶室成為人們尋求心靈平靜的場所。雖然許多人改學油畫,但是日本的浮世繪仍然被保存為主流。雖然日本觀眾被西方歌劇所迷,但是歌舞伎與能劇變成精緻的表演藝術。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日本,就是如此經過一百多年融合的結果。
那中國的維新經驗呢?最近出版的一本書《燥動的帝國》(Restless Empire)提供了令人深思的歷史證據,作者文安立(Odd Arne Westad)是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國際歷史學教授。他由西方觀點來看中國的歷史脈絡,格外令人矚目。與日本大久保利通幾乎同期,也是在一百多年前,馮桂芳(光緒年間榜眼,清朝推動維新的官員)負責大力引進西方科技時說:「我們必須向夷人學習的只有船堅炮利而已。」李鴻章、康有為等人大力疾呼的也是:師夷之技,拯救中國。這一段時間的中國,沉迷於西方的科技創新(但主要以武器為主,而少工業),浪漫地認為只要學會外國人的船堅炮利,就可以讓中國富强。
事實,是殘酷的。1894年,當規模龐大的清朝帝國北洋艦隊(戰艦中還有外國軍官參與)遇上了規模較小的日本皇家海軍,竟然大敗。中國許多船艦竟然是不是被日軍擊沉,而是被自己的炮誤傷。原來,堅船利炮還不够,如果科技背後複雜的支援體系若不到位;船大,但卻不一定會堅;炮多,但卻不一定會利。科技背後的管理脈絡,才是使船能堅、炮能利的關鍵。船會堅,炮會利,是因為背後有優良的支援體系與作戰策略。這一課,讓一百多年前的中國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科技要用得好,需要管理配套;而要學好管理,便需要知道創新的脈絡。借鏡歷史,我體會到創新之成與敗,原來一大部分取决於對脈絡的了解。
國家如此,個人與企業更是如此。個人要學會一套技藝,像是瑜伽,不可能穿上瑜伽服,看幾本書,上幾堂課、練幾套招式就可以學會。企業投入龐大資源,去引進各種管理工具,不可能叫各部門填填表格、運用工具就可以獲得創新成效。看不清楚創新背後的競爭動態、運作機制以及商業模式,創新工具只會成為點綴的聖誕樹。了解創新背後的競爭動態、運作機制以及商業模式,就是了解「脈絡」。
買了一支昂貴的萬寶龍鋼筆,不代表你的文章就可以寫得好。這道理很明顯不是嗎?但是,多數人為了急於求成,選擇不去看脈絡。日本與中國的維新經驗,經過一百多年,傳承下來的經驗畢竟很少。
大陸版的編輯覺得原來的書名太過文謅謅,不適合大陸讀者的「脈絡」,所以幫這本書取了一個新標題:《打通脈絡,創新才能活!》(原名是《讓脈絡思考創新》)。雖然一開始我不太適應,但是讀幾次後,感覺這書名還蠻有畫面的。我心中浮現的是一個武俠小說的場景,有一位高人正在醫治身受重傷的男主角。高人必須打通男主角的任督二脈,才能將内力輸過去,讓男主角活過來。但是,反觀許多企業的脈絡還没通,就急著引進各種兵器(創新工具),就像内功還沒練好就急著學習倚天劍、屠龍刀(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利器),結果不但打不傷敵人,還自傷經脈。要讓創新活過來,我們必須先了解脈絡,根據脈絡來打通脈絡,創新才能活出精彩。學術上,我們稱之為「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zation),這與本書的精神頗為契合。我希望透過一系列的案例來說明脈絡的内涵、如何打通、又如何讓創新活過來。
在台灣新版中,書名再重新命名為:思考的脈絡,主編和我都覺得這樣更容易懂。這也是「再脈絡」的過程,希望讀者能一看就懂,並且更關注如何將創新融入脈絡之中。我做了兩項調整。第一,我重新調整章節,讓案例更有邏輯性,並且增加了三個案例(趨勢科技、迪士尼樂園、統一超商)。第二,我將各章節標題重新設計,讓標題更貼近主題,而不是只凸顯故事。我也於各章節中說明每一個案例中對脈絡的啟發,實務上我們又可以學到什麼,希望能讓讀者看完之後,找到行動的方向。
但是,讀者也許會問:脈絡這門學問對企業真的會有用嗎?畢竟,市面上一系列的財經叢書中,經理人比較喜歡的主題通常是經營者的告白、企業成功秘方或是一步登天的故事。脈絡,這種帶著淡淡學術氣息的觀念,好像離日日在沙場打滾的經營者很遠。
不過,如果你這麼想就錯了!
經過將近一世紀向西方學習工業化後,亞洲企業正在歷經換軌期,由量產製造走向高價值創造。設計與創新成為未來的經營主軸。企業推出新產品要設計,公司推出新服務要設計,政府推出新政策也要設計。可是,大家突然發現,要抄襲產品外型容易,要複製生產流程也不難,但要山寨西方的設計可就不易了,而且往往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想山寨别人的設計巧思,卻不知道這項設計背後其時有一套戰略邏輯支持著,有一套商業模式輔助著,有許多運作細節内嵌著。想要效法别人的最佳實務,卻不知道這套實務背後所隱含的脈絡,是很危險的。未來,亞洲企業想要順利換軌成長,必須先知道創新背後的脈絡,然後才能尋找「再脈絡化」(根據在地脈絡去創新,並產生新價值)的諸多可能性。
各種創新由西方引入,也可以由自身創出。但是,不管是借鏡他山之石,或是苦思原創作品,精良的創新如何才能够發揮令人驚豔的成效,而不會變成越淮為枳、東施效顰、畫虎類犬的窘境。了解脈絡,是重要關鍵。我期待,透過本書的分享,不管是個人、企業或政府層面,讀者能了解如何打通脈絡,讓創新整個活了起來。
我衷心期望這本書可以觸及三類讀者,第一類是一般讀者,當然最好全民都能夠具備脈絡思考的能力,這樣社會上可能會產生許多經世濟民的創新,解決民眾生活上許多痛點。第二類是企業經理人,希望他們能夠透過《思考的脈絡》這本書,重新省思新產品、新服務是否真正契合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脈絡。此外,當企業嘗試由國外引進一項創新時,能先了解內嵌的組織作為,並設法與自身的組織脈絡相調和。還有,企業遇到機構阻力時候,可以妙用柔韌設計化阻力為助力。第三類讀者希望是政策執行者,期待本書能夠協助他們看見更細緻的公共事務脈絡,讓良意的政策不至於演變為一發不可收拾的民怨。                   
蕭瑞麟
筆於政治大學
修訂於英國牛津大學


[1] 這段歷史細節可以參考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紀錄片。
[2] 原文為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Nonaka, I., Kohlbacher, F., Hirata, T., & Toyama, R. (Eds.). 2008. Managing Flow: A Process Theory of the Knowledge-Based Firm: Palgrave Macmillan.




進一步資料請見: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思考的脈絡》推薦序:人文創新-20131104002873-2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