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蘋果的滋味(何冠廷)

本周上課老師舉了「Get a Mac」 的系列廣告作為例子,我想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這一系列的短片吧?由此可見,它的擴散有多麼成功。最後我們在課程中的討論,將這系列短片的目標觀眾,定位在剛從PC轉用Mac的使用者。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可以用這些短片,向周遭還在使用PC的友人,證明Mac有多好用,當然也間接表達自己做了明智的決定。

下課後我思考了一下,真的是這樣嗎?或者說,真的只是這樣嗎?本著實事求是精神,我在Youtube上把這些短片再看一次,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認為這系列短片,除了針對剛轉換到Mac的使用者以外,對不同的使用者應該也有不同的效果。

我先將使用者分成四類,再一一探究這系列短片,對不同使用者所發揮的不同效果。若以PC和Mac為兩極,畫出一道光譜,則可將使用者分類為PC使用者、跳到PC的Mac使用者(別懷疑,真的也有這種人)、跳到Mac的PC使用者以及Mac使用者。

PC使用者─震撼彈

這系列短片緊抓著PC的缺點(中毒、當機)猛打,並藉此凸顯出Mac(不會中毒、系統穩定)的優點,最後再消除PC使用者的擔憂(可同時運作兩種作業系統、Office在Mac上也能使用)。可說是在PC使用者的心中投下一顆震撼彈,並激發他們的好奇心:「Mac真的有這麼好嗎?」

跳到PC的Mac使用者─照明彈

對於那些跳回PC懷抱,重新面對病毒和當機之苦的Mac使用者,這系列短片宛如在黑夜中投射一顆照明彈,讓他們想起Mac的好處,提醒他們回頭是岸的真諦。

跳到Mac的PC使用者─子彈

人們有一種習性,看到好看的電影或者吃到好吃的東西時,會急著向朋友分享,此時他們也成了最佳的創新擴散者。這一系列短片,便成了剛跳槽的PC使用者的子彈,短小精悍,只要一發就可以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而他們只需要把Youtube的網址轉貼出去,朋友們自然一目了然。

Mac使用者─防彈背心

Apple的行銷策略近乎宗教宣導,先前「Think Different」的廣告,便將Apple的使用者定位成一群特立獨行的人(包括Steve Jobs自己)。所以這系列短片也傳達了Mac使用者的優越感(對照呆頭呆腦的PC),等於給了他們一件防彈背心,加強對Apple的品牌忠誠度。

這種英雄(Mac)打敗壞人(PC)的劇碼百看不厭,一則短片表達一個重點,也相當簡單明瞭。除了短片本身的設計優良以外,我認為還有一個外在因素,也間接促進了短片的擴散。那就是,幾乎所有的電腦使用者,都有用過PC的經驗(畢竟PC還是市場主流),因此每個使用者對於使用PC的不便之處,或多或少都有切身之痛。這段短片創造了經驗的連結,自然可以引發許多人的共鳴,使它在Youtube上被大量點閱,並且被翻成各國語言。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看過Apple的個案,其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Microsoft的使用者在『忍受』他們的電腦,但Apple的使用者卻是『熱愛』他們的電腦。」身為一個同時使用兩種系統的人,這段話無寧是我心中的最佳寫照。Microsoft對這些短片當然很感冒,所以他們也不甘示弱,找來一堆專業人士拍了「I am a PC」的短片,至於成果如何,就請各位自己看看吧!

I am a P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V7NoRjI0H0

另外,「Get a Mac」的系列廣告也拍攝了日本版,我在Youtube上搜尋了一下,發現日本好像是唯一重新找當地演員拍攝的版本,不知道這其中意味著甚麼?我推測了一下,可能是因為日本市場的規模很大,而日本人英文不好又排斥國外產品,因此才特地拍攝日本版,以增加日本人的接受程度。由此可見,Apple其實也蠻因「利」制宜的。

Get a Mac日本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LbfkbCeFek&NR=1

何冠廷,政大科管所碩二生,Mac使用者。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擴散過程的「質」(楊純芳)

下錯指令小心害到人

  從印尼推行的避孕措施可以發現,印尼當局在推行此創新時,雖然施行效果絕佳,但擴散品質令人堪憂。多數當地婦女在政府強迫下接受避孕手術,成為創新擴散的受害者。這個例子讓我想到,如果要擴散一個創新制度、策略時,一定要考慮其可能會造成的後果,以及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執行單位是否可以用最佳品質進行創新的擴散,是否可以站在接受者角度思考,這將是我們必須注意的課題!有朝一日當我們身為創新的擴散、執行者時,創新擴散的結果必然重要,但擴散過程的「質」更是一個擴散成功的必要元素。

MAC廣告針對誰

  MAC與PC對話的廣告,誰是MAC想要吸引的對象?兩者的對話中,如果沒有使用過MAC的軟體,會很難去了解影片人物所言的意義。沒有進一步想,還真沒想過,原來MAC想吸引MAC的潛在使用者—也就是創新採納的早期接受者,MAC使用很聰明的創新擴散手段,在早期接受者採納後,更進一步擔任擴散者的角色,替MAC進行宣傳。
  
  仔細想起來,很多產品都會用這樣的方式去進行創新的擴散,像最近SONY推出的傻瓜數位新品-DSC-TX9/R,這個產品可以將主體以外的背景霧化(背景散焦模式),模擬單眼相機淺景深的效果。對於了解單眼相機的但買不起單眼相機的人來說,這個新功能簡直棒極了!因此這群人就成為SONY這款相機的潛在購買者。

讓關鍵人物成為你的樁腳

  創新的擴散往往沒有這麼順利,因此成功的安排樁腳將會使創新擴散順理成章得到成功的結果。就如同這次的五都大選,將會是下一次總統大選的關鍵樁腳布局。只要兩大政黨其中一黨成功佈好樁腳,在總統大選期間就可透過樁腳擴散期候選人之政見、理念,並與候選人站在同一陣線,讓樁腳為候選人講話,而不是讓候選人自己拼命去說服別人。只要樁腳安排成功,總統大選勢必得利,就看五都大選的結果,是不是可以驗證政治樁腳的威力。

兩竿相比,一見高下(李佩樺)

創新的擴散與採納11/9課後心得
99359005 李佩樺

1. 科學上創新的發現有時候因為理論太前衛,也很容易導致世人的反感與厭惡。例如上課時有提到的伽利略,就是因為其所提出的理論推翻了過去眾人所熟悉並尊崇為真理的天動說,因此而遭到迫害。我認為這樣的例子其實很清楚表達出,在我們社會上宗教對於生活的影響性之大,例如現在的生物科技發達,也常常會做出與衝較抗衡的事情發生必且受到嚴厲譴責。

例如在許多宗教保守的地方,仍然禁止生物科技進行動物實驗,像是利用老鼠做人類的耳朵在移植到人身上,或是利用豬心移植等等,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都不被接受。我們利用生物科技做出了以前我們認為是上帝才能做的事,無關道德只關科技,這究竟是我們扮演了上帝的角色,還是我們違背了上帝的意志?

2. Mac vs. PC 的廣告讓我很很震撼,原來在看似單純有趣的往告內容之外,延伸出來的是Mac對於其主力推廣者的了解! Mac的主要推廣者是在於過去那些使用PC上有不愉快經驗而轉來使用Mac的消費者。這些人往往因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重視Mac穩定的系統,而忽略了系統不相容的痛苦,轉移了Mac新使用者的注意力,讓他聚焦在Mac的優點而不是缺點上,往往能讓消費者對於其功能有更加驚喜的感覺。因此,這也更容易就開始慫恿其他身邊的朋友購買了!蘋果電腦的廣告行銷真的讓人非常驚艷,這種「兩竿相比,一見高下」的比較方式,讓人只看到了結果,卻往往忽略了也許這兩隻竿只是站在不同利基點在比較。

3. 埃及嬰兒脫水口服劑成功地利用了娛樂業結合廣告的方式,推廣了其產品,成為置入性行銷的佳例。而我身為一個忠實的八點檔鄉土劇戲迷來說,我也注意到了這樣子的風潮真的是非常厲害,而現在除了飲料、服飾可以置入性行銷之外,連地點也可以置入性行銷一下。

例如韓劇就是利用其美麗的風景作為吸引世界各地劇迷到韓國觀光的手法。我們的政府現在也很厲害,因為我發現它們常常都會把政策宣導置入到戲劇當中。例如前一陣子可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了,戲中的劇情就會帶著所有角色、全家大小一起到醫院打疫苗,一邊打還不忘一邊微笑宣傳打流感疫苗的好處跟施打地點與年齡 。

除此之外,選舉快要到的時候,還會透過同樣的方式不斷提醒民眾要記得去投票,真的是非常有趣!看來政令的宣導,除了老是透過廣告、海報等等八股的方式宣傳,八點檔鄉土劇的管道也是非常好!不過這邊也要注意到,像這邊的政策宣導就會以八點檔鄉土劇的收視群作為主要的考量,主推的政策都是比較與中老年人或是婦女相關的,很少有跟年輕族群相關的政策。例如我還看過反詐騙、老人年金、反家暴的政策,卻從來沒看過反毒、反飆車的廣告。我認為這就是適性的表現。畢竟,反毒飆車這種廣告與其透過八點檔來宣導,不如透過社群網站宣導的力量會更來得大吧!

找自己兒子做實驗(陳宛渝)

1. 關於MAC和一般筆電的廣告中,除了將主打的顧客放在剛轉換成MAC電腦的人,希望藉由這些使用者,將創新傳播更快。但我認為應該也有針對到Apple的愛用者,因為使用Apple其他產品的消費者,我覺得有些共同點,是較年輕的客群,以及對3C或是新事物的敏銳度高的消費者。MAC這個廣告,以我第一次看,又不是MAC的使用者時,我同樣會去思考MAC這個廣告的意涵,加上對於Apple其他產品的認識,也許方便我去尋找到廣告表達的意涵,或是更容易搜尋到相關資訊,也許在下次換筆電的時候,或是在受不了其他品牌筆電有問題時,很容易就想到MAC的筆電,轉而更換成MAC。因此,其實這樣的廣告內容,只要在短短的時間點,能夠吸引到消費者,造成消費者的好奇,且去尋找答案,其實也算是成功了。

2. 在微生物之父巴施德的推廣案例中,其實我以前讀過他相關的故事,只是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出發。這次從創新的擴散角度出發,又看到不同面向的巴施德。在推廣的過程中,巴施德尋找皇家科學學會協助,聯名發表文章的例子中,除了加速創新的擴散,並聯合許多人支持他。但我認為也許同樣也是找他們背書,不只讓他們沒有反對巴施德創新的理由,因為聯名發表過的關係,也利用這些知名學者的支持,更加深他理論的可看性,也許他的理論一開始沒有現在討論的那樣神奇,而是在重量級學者的加持後,塑造出更驚人的研究成果。

3. 同樣是在巴施德的例子中,我發現了一個十分類似的案例,也是疫苗防疫的概念應用,只是差別是在於用於人身上,巴施德是應用在牛身上。這個例子是天花的疫苗,在推廣應該是比巴施德更困難的,因為人更難找到自願者,於是科學家找了自己和朋友的兒子做實驗,獲得了成功的實驗結果,也順利的將創新推廣出去。然而,找自己兒子做實驗的行為,實在是十分的大膽,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創新的推廣速度是很快的。

但我會思考,到底為什麼科學家要選擇如此大膽的方式?我認為主要是巴施德有一個類似的例子當先行者,因為科學家很有信心自己的實驗結果,而做出大膽的試驗,也可能是因為是自己的兒子,所以特別小心和注意。亦或是根本只是個幌子,故意選擇這樣的方式,希望引起話題,甚至是比用在牛身上更大的話題,而實際上的真實性可能就有待確定了。我是比較相信後者,畢竟,科學也是選擇性後的結果,並不是完全理性和真實的,但是,天花疫苗發明對醫療的進步,以及所帶來的助益,絕對不能因此,而有所抹煞的。

都是優秀的創新者(莊宜軒)

創新採擴20101109上課心得
廣碩二莊宜軒

成功的電視廣告,未必是成功的網路廣告

課堂上播放了幾支Mac vs. PC的廣告,姑且不論我是不是這系列廣告的目標群眾,看到廣告的第一個想法是,如果在電視上看到這支廣告,應該會轉台吧!從目標群眾的角度來看,它或許達成了預設的溝通目的,「解決新購買者的購後失調」或者「提升新購買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但我覺得除廣告策略外,媒體策略也是評斷廣告是否「有效溝通」的要素之一,選擇適當的媒體搭配,才能事半功倍。

不知道當初是在什麼媒體上播放這系列廣告?如果是電視廣告,可能會有長度過長、以對話形式呈現不夠引人注目、媒體預算過高等問題。一支成功的電視廣告,未必是成功的網路廣告,反之亦然。針對不同目標群眾,選擇不同廣告與媒體策略,才是真正的有效溝通活動。

經濟學人與蘋果日報,都是優秀的創新者?

《經濟學人》選擇了受過高等教育、世界各國「金字塔最尖端」的讀者做為目標受眾,憑藉著它對新聞工作的使命與新聞品質之追求,它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經濟學人》選擇不迎合市場,而是試圖主導、改變市場。大部分的媒體經營,心中往往掛念著「社會責任」,但卻同時難以擺脫商業競爭機制的羈絆。姑且不以道德角度論之,《經濟學人》與《蘋果日報》都是產業中的創新者,兩者看似截然不同,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家媒體都不願在社會責任與商業利益中搖擺不定,而是毅然決然的以創新的定位走出自己的道路,不同的是一個選擇了「以天下為己任」,另一個則是選擇了「商業至上」罷了。

創新傳佈更需要極大的耐心

從老師和學姊精彩的分享當中,讓我第一次認識了Pasteur的絕頂聰明與深謀遠慮!以往我們在思考傳遞一個創新,或者如何說服別人時,往往會先考慮如何選擇說服的目標對象、如何找到領先使用者,能夠最快的達到轉捩點,讓創新快速的傳播出去。或者,我們會考慮該使用什麼樣的論點與策略,讓別人願意接受我的意見等。Pasteur教我們的,是如何將潛在的反對者變成採納者,以及社會網絡對創新的阻礙與影響。從Pasteur身上看到,原來不只創新本身需要耐心,創新傳佈更需要極大的耐心。

弱連結傳更遠(葉又誠)

11/02 Three lessons learned
G2 資管碩二 葉又誠

1. 依靠弱連結才能夠傳達資訊更遠

強連結代表著是關係密切的人,譬如好朋友或同班同學。一個新訊息的發布與傳播,若僅限於強連結來傳是傳不遠的,因為朋友跟朋友之間有共同的朋友,因此許多人很快就是第二次或第三次聽到同一個消息。但是如果把消息透過弱連結來傳,譬如把一個消息告訴一個點頭之交,那麼這消息可能會傳遞到另一個社交圈或朋友圈,那麼資訊就傳得更遠了。把同樣的思維套用到創新的擴散上,說不定也有同樣的效果。

2. 找出帶頭者

既然稱為帶頭者,就代表有一群跟隨者追尋帶頭大哥的腳步,一個創新,只要能夠找帶該領域的帶頭者採納,那麼其擴散效果就會像病毒依樣迅速擴散。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一帶頭大哥發現我們的創新有重大缺失並公諸於世時,也可能導致創新的拓展受到嚴重的考驗。

3. 有些東西一跨了個領域時,可能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價值

就像蕭老師所提到的例子,老師寫的書《不用數字的研究》原本目標對象是給有志於學習質性研究的研究生或博士生讀的,但卻有其他人把裡面的思維或理論應用到他們現實中遇到的其他問題時,找出了意想不到的價值。我相信很多創新的產生,可能源自於把其他領域或思維,應用到新的領域時,則創新就可能被產生。

使用者會心一笑(林青青)

1、先深再廣?先廣再深?

老師說研究應該要先深再廣,先把一件事情研究的透徹,再擴大廣度。老師說沒有深入的去了解就無法廣泛。但是當我們還不知道想要研究的方向時,是不是應該先廣泛的去涉獵,等找到方向後再深入的去研究呢?不過仔細想想,當我們對一件事物不了解的時候,其實很難去說我們喜歡或是不喜歡,而在研究上,如果我們擁有了可以進入的田野以及資料,似乎就有機會可以做出研究,而且先廣再深的方式,在深入研究的同時還是會有發現自己走錯路的風險,就又要再次的重新尋找方向,是一個充滿了試誤與學習的過程,我想如果想要速成,先深再廣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2、看得見的美

MAC vs PC這一系列的廣告並不像一般3C產品的廣告強調產品功能,而是藉由畫面中的對比來突顯MAC和PC的差異,從兩位主角的穿著,相較於PC的拘謹、一成不變,MAC呈現的是一種活潑年輕的freestyle。廣告裡面並不會明確的指出PC的缺失,而是指桑罵槐間接的點出PC不好,在某些片段中,甚至會以PC帶出場一些醜女跟MAC帶出美女的畫面,讓觀眾心中自然的就對兩者產生好跟不好的評價。影像所帶來的視覺印象遠超過文字的描述,當兩者同時呈現時,就會有高下立判的效果,而且也會深植在消費者的心中,這一系列的廣告為MAC的品牌訂定了一個很明確的形象。

3、新手反而是推銷的好幫手

之前就有看過不少MAC與PC這系列的廣告,但都沒有細想過這系列廣告的目標觀眾群會是誰,這次在課堂上經由老師的提示,才知道是主打剛從PC轉MAC的用戶。它利用很簡短的短劇,每次談論在一個PC的痛點,讓受夠PC又初切換系統的使用者能會心一笑。這是一個相當聰明的行銷方式,因為這些轉換陣營的使用者,可以成為MAC的說客,向仍在使用PC的朋友們宣揚MAC的教義,同時還可以拿出新入手的MAC產品增加其可試驗性,可以讓MAC擴散更為快速。


101109創新的採納與擴散3LL
98科碩甲 林青青

Mac的中間選民才是關鍵(孫曉雅)

1. 到底該何時接受創新

在上課的一開始,便提到了新觀念伴隨而來的價值落差,人們發現自己原先相信的可能是錯的,所以大多數的反應都是排斥、厭惡。就像同學提到的伽利略,他所提出的觀念實在太新了,人們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只能一味的排斥。這也讓我想到之前上課有提到的:對於新事物或新觀念,請不要身先士卒、太過勇於嘗試,但也不要落後、敬陪末座。我想當時如果有人跳出來支持伽利略的看法,大概也會被教會監禁起來吧!接受創新的時間點,也是該好好拿捏的一門藝術。

2. 不單只有創新,更要有配套措施

看到了狩獵行動的例子,讓人相當心寒,尤其當老師講到某某島為了執行政策而強逼婦女墮胎的情形,更是令我震驚。創新不單只是一個新的產品或是一個新的觀念,而是一連串的過程,從新產品(觀念)的推出,到人們的接受,都是創新需注意的地方。即使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人民的福利而必須做出改變,但更應該有完整的配套措施,不是只要達到目標就好,否則,在推出創新後,為了達到目標將使很多人受害,這樣的推行方式之下,創新是無法持久也不會深植人心的。

3. 中間選民才是致勝關鍵

Mac v.s. PC的廣告相當有趣。雖然我對於裡面提到的PC缺點也相當認同,但用習慣PC要後,也懶得換成Mac。而廣告所主打的客群正是剛從PC換到Mac的消費者,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手法,PC或是Mac的死忠顧客其實都不太會動搖,不論有沒有打廣告,他們就是堅持自己的立場,反而是那些中間搖擺不定的人,才是應該要爭取的。若爭取的中間消費者的認同,他們也就變成了推廣人員,搞不好還可以說動對手的死忠支持者。這跟選舉也相當類似,深藍和深綠的選民不太會變動,要爭取到較多的中間選民,才是致勝的關鍵,我想這也是Mac v.s. PC廣告的訴求,要穩固好那些剛換成Mac的消費者,他們可能還在搖擺不定,但穩固之後這些消費者不但可幫忙宣傳,也成為了忠實顧客。


2010-11-09 創新採納與擴散3LL
資管系四年級 孫曉雅

外部專家扮黑臉(顏瓊玉)

外部專家扮黑臉

當一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被新的推翻時,可能會痛苦的、難以接受,甚至遷怒到提出新觀念者身上。這是人性,人們也知道這是為人的弱點,這也是顧問業存在的很大意義。顧問公司可以幫企業把脈,找出公司無法成長的原因、提供公司解決無法解決的難題、協助公司進行組織改造…等。顧問公司真的有這麼神通廣大嗎?肯定有兩把刷子。但某種程度,顧問公司是外來的專家,它擁有提出新觀念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聘用顧問公司解決公司內部歧見或灌輸新作為(指令),讓改革者不會首當其衝受到「怒氣」,組織內部雖有陣痛,但忍一忍就會過去。讓外部專家扮演某種創新的推廣者,成效不見得比較好。但肯定的是,發起改革的人的日子會比較好過一點。

《我在底層的生活》

最近讀了這本小說,作者也是一個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為了深入社會底層,做最真實的報導,她到沃爾瑪折衣服、到餐廳當女侍、到看護之家洗盤子…姑且不論芭芭拉呈現出來的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底層,但她的臥底確實讓報導非常有可看性,把社會諸多黑暗角落赤裸裸地攤在讀者面前。

因為特殊目的,芭芭拉的田野就是她的生活,有些田野無法讓人旁觀,無法透過訪談、蒐集次級資料便能研究,而是要「涉入」。就像有人曾為了研究應召女而親自下海一樣。只是,「涉入」的研究可能會取得第一手珍貴的資訊,但其後續引發的效應是很複雜的。

2000 or 20000?

暑假的上海和杭州行,總是在路上「搶」計程車,讓我不禁為台灣買街跑的小黃感嘆錢難賺。為什麼要搶?因為供需失調。台灣的計程車市場也供需失調了?是供給過於需求了嗎?但我還是常常打了55***後,卻得到「線路忙線中」的回應。

台灣(台北)人還是蠻習慣路邊攔車,icall能夠開拓這一群人當作客源嗎?有必要花力氣改變這一群人的習慣嗎?還是其實只要針對叫不到車的人給予服務呢?應該有比2000和20000更大的數字等待開發的。

創新劣勢(羅元皇)

要穩?還是要快?

巴斯德在擴散他的微生物理論之前,花費了漫長的時間與等待。但以現今的科學界來說,大家注重的其實是自己的名聲,以搶先第一個發表論文為目的。好比當初DNA研究就同時有三組人馬在競賽,最後由華生與克里克拔得頭籌宣布雙股螺旋結構,贏得DNA之父的美譽。巴斯德雖然用盡心思讓微生物這個概念成功的擴散出去,但我想這套方法在現今變化如此迅速的環境中,除非能改進其速度與效率,否則能發揮的場合我想是相對有限的。

創新演化論

上課時老師提出一個概念「創新劣勢」,正因為創新的與眾不同,是對既有結構與觀念的挑戰,才會發生就算是好的創新,仍有擴散失敗的可能性(就如以前提過的德拉沃克鍵盤)。生物的演化其實也有類似的例子,達爾文倡導物競天擇,若真如此現存的物種想必都是最理想的生物,然而,事實上近年遺傳疾病患者卻是有增無減,藥物進步使得原本要被淘汰的基因苟延殘喘下來,利於生存的基因重要性卻相對降低。好的東西一定會廣為流傳並延續?我想這機率並不如原先想像的那般高。

推廣不只是推廣

推廣人員狹義來說只是個創新的載體,把新的概念推廣到接受者身上。但對接受者而言,對於兩者的區別有時並不是那麼清楚,或是在意。想像我買了一個iPad,事實上我使用的是它所提供的功能,iPad只是這些服務的載體。但假設市面上有一個產品,我們姑且叫它lpad好了,它有著比iPad更好的品質,更強大的功能,但就因為它不是iPad,所以沒什麼人想會去買他。大部分人接受不接受,決定的關鍵其實只是iPad這個載體(推廣人員),它的功能(創新)好壞根本就不在乎。我想在某種程度上,接受者是去評斷推廣人員,而不是評斷創新本身,來決定接受創新與否。

一個實驗室舉起全世界(楊淳雅)

Lesson 1:同理心

推廣人員要讓創新成功被採納及擴散有許多因素,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同理心。擁有同理心,專業的推廣員才不致被自身的知識給阻礙,而無法和被推廣對象用同一種思維模式溝通。同理心也可以用在許多場合,尤其是創新者要發展構想的時候,為了要讓自己能夠感同身受,瞭解顧客深層的需求或是痛點,所採用的質性研究方法,就可能會前往那些人的居所,對他們的生活進行觀察與深入的訪談。先有了同理心,才能正確診斷使用者的問題,也才能進一步引起他們對於創新的興趣,甚至改變他們的需求與行為模式。

Lesson 2: 不是客觀公正

素華助教這次分享Latour的事蹟中,讓我倍感意外的是:原來科學家的行為也受到社會的影響,那些發生在實驗室中,經過千錘百鍊得來的數據標準,難道不是客觀公正的嗎?雖然我有點不明瞭這件事的邏輯,但是這提醒了我,的確我們不能百分百相信所有的科學程序都是客觀公正演化而來,這當中會受到社會的影響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Lesson 3: 一個實驗室舉起全世界

Pasteur的實驗過程十分值得學習,第一:Science in action,巴士德邊做實驗時就邊做創新的推廣了;第二:他善用「轉譯與轉換」的能力,轉譯指的是他不向農家指明正在從事的實驗,而用一種對方能夠理解,並且會認為是在幫助他們的方式進行溝通,此舉能事半功倍;轉換則是他將實驗室搬到牧場,進行科學家之間少有的田野調查。我們時常在思考產品與服務的創新,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創新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試著脫離巢窠呢?最後,我喜歡他「一個實驗室舉起全世界」的這種精神,radical innovation這種改變根本意義的創新就需要這樣的胸襟。

創新採納與擴散 Three Lessons Learned 11/09
資管碩二 楊淳雅

巴士德的社會建構(劉于瑄)

Pasteur’s promotion

巴士德先在科學群組內將idea作推廣,再往外面的社群去做遊說與實驗讓大家接受他的研究發現。原來,一項科學或技術發展不僅僅只是研究室內的鑽研探討,當這些技術發展需要在研究室外的地方做應用時,社會關係與人際網絡等的議題就是另一個KEY POINT了。就如素華學姐所說:「科學是社會建構的一個過程,具有個人主觀或群體觀念,非只是單純的科學數據。」仔細想想,只要是從人口中說出來的話,不都是主觀意識下的產物嗎?!

知識的建構-先打深再打廣

「一專多能」是我對自己未來的期許,我非常認同老師所說的知識要先打深度。之後,再去觸及別類來補足與延伸自己的專業,可惜的是現在的許多同學卻都反其道而行。記得在一個演講的Q&A問答中,同學提問要如何增進自己的第二外語,此時演講者便問道:「那什麼是你專業的第一外語呢?」這段對話在我心裡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反思。

2000或是20000?

一看到問題,即使知道是個陷阱,稍作分析後自己卻還是跳了下去。經過小組的討論後,我們認為不是二擇一的問題,而是要從供給面與需求面去做探討。供給面指的是iCall的使用率,我們應思考增加iCall系統的使用率,讓司機們能好好的利用它而非被動的依賴它,利用系統提供的功能去歸納增加自己的召call率;而需求面則是指教育消費者以增加其叫車率,而非隨搭隨乘導致過程中可能既耗時又無效率。

會發光的Latour(周千玉)

Lesson 1:課堂上有一句話,寫到伴隨新觀念而帶來的痛苦,是人類最大的痛苦之一。因為它會讓你覺得,過去的看法原來可能是錯的,原先堅持的信念可能是毫無根據的……,這句話簡直打中了我。曾經以為大家都會對新觀念新事物會感到興趣,但原來其實不然。

常常看到新聞報導,也許我們都會說:「為什麼這樣的問題已經存在很久了,政府還是沒有改進?」當然我覺得原因很多,但是有一種想法是,也是我在工作中發現的,明明有更好、更新的SOP可以改變,而大家卻都不願意去觸碰和改變,因為這樣的東西會造成他要更動原來已久的作法,甚至是讓他改去曾經所認為做好的事物,因此會對新觀念或新事務感到排斥,甚至遷怒提議者。

Lesson 2:上課的案例中提到,為了要達標,所以印尼的避孕計畫,強迫大家避孕裝置,同樣的在中國大陸也是一胎化強迫墮胎,為了快速達標,三個月後還是會快速冷卻。然而強制的作法,讓人真的無法苟同,或許創新者很重要,但擴散的作業真的要慎思,不只是為了要達到目標理想,也應該把人道因素考量進去,不然這樣歷史教訓中,所學的秦始皇又有什麼兩樣呢?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在所不惜,創新的推廣者真的要想清楚,不要一句話而害了很多人。

Lesson 3. 學姐講到會發光的Latour,提出科學家的行動就已經在創新的擴散,非單純的科學的實驗,我想社會性的活動和科學一直都是共同存在的,看似分開的兩樣事件,其實科學家也是同時的進行的,之前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們真的就是得到到外面社交活動,因為這樣才會有經費來源。

當然的確也有老師完全不想這麼做,但常常就是會聽到研究經費短缺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教科書上只提到了文人相輕,原來連科學家也是如此。科學家應該是最能接受新穎的事情,因為自己就在找尋最新的東西,但諷刺的是,往往自己也不能接受比自己還更新穎的,但又新到已經讓自己不懂的狀況,充滿著矛盾心態。

2010.11.09 誰來推廣最有效 科碩一周千玉 G7

一切都與社會脈絡有關(蔡齡萱)

Lesson 1: 創新擴散時,你如何去面對自己的舊觀念?

課堂一開始,投影片上寫著「伴隨新觀念而來的痛苦,是人類最大的痛苦之一」。這讓我想到之前與同學談論的對話片段,她說過,當談論政治時,這是在挑戰一個人的價值觀,當他的價值觀被挑戰時,當然是很不高興的。創新者不就也是在面臨相同的處境嗎?

接受者要如何去面對自己過去的信念以及生活的準則被推翻呢?這樣像是在證明過去的自己是個笨蛋似的。所以,創新者在推廣時,一定要考慮要怎麼與過去的東西做連結,也要建構一套能夠讓接受者可以連結舊有與創新之間的一個架構說詞,當面臨創新而來對自己的觀念挑戰時,其實會排斥創新的往往不是理智上的考量,而是情緒上的反彈。也因此,我認為當領導者接受創新的話,其中之一也是在說服其他人有一個過去與現在創新上的考量,眾人在情緒上的不安,獲得慰藉。

Lesson2: 所有一切都與社會脈絡有關

科學活動不是中立的!所有的活動都有其背後的社會脈絡在支撐,科學的建立其背後有一個社會選擇上的效果,從題目的挑選、資料的選讀等等都是。這同時也說明了人不能脫離社會網絡而生,創新的產生是社會互動下的產物,如果科學沒有存在於社會網絡中,那它也很難推廣。如此,沒有經過推廣的創新將如同個人的記憶一般,慢慢枯萎消逝。

Lesson3: 創新擴散會有結束的一天嗎?

老師舉了一個例子我覺得印象深刻,就是企業顧問的例子,就是因為創新擴散之後會遇到很多情況產生,企業顧問由此也就一直有工作了(笑)。其實創新擴散了之後,創新會有自己的演變,而這樣子的演變往往是難以預測的,也由於如此,創新推廣如果要把效果包含在裡面的話,創新擴散應該是沒有結束的一天吧!

如同電影 「Inception」,主角在其他人身上植入了一個想法之後,想法會在被植入人的心中慢慢的演變,形成自己的想法, 而那想法會怎麼變,是誰也很難預測的到的。

同理心才能擴散(蔡孟宏)

1.廣告如何有效溝通

在Mac and PC的廣告中,使要有使用電腦的使用者皆會會心一笑,不同於一般電視上的廣告,這個廣告用非常低的成本,沒有誇張的動畫特效,只有許多的創意,卻可以深深打動人心。

看到PC使用者的痛點,針對痛點來打廣告對消費者是最能撼動人心的,也就是下一個心得「同理心」,從PC轉換到MAC中間有很大的轉換成本,這個廣告就是加強剛轉換的使用者,讓新進入的使用者不會因為過高的轉換成本而離開這個創新,創新除了擴散,維持創新更是重要的!

2. 創新擴散中,同理心扮演的角色

設身處地的為使用者著想才是擴散的最直接方法,這次爺爺在辦喪事的時候,有位議員候選人的助理來上香,談的卻都是政治上的事,一點都沒有同理心也不會看場合說話。

家人都感到非常反感甚至想將他轟出去,在這就可以看出這個創新的擴散是失敗的,相信家人也不願意將票投給此候選人,若是能以同理心面對家人的心情,在此場合不應該談論政治話題,相信這個擴散會好得多的。

3. 2000 or 20000

若是不能增加收入,那何不降低成本呢?一個月中叫車的顛峰期總是車輛不夠,但在離峰時的計程車的電話叫車亮又不足以讓20000台計程車都賺飽飽,因此採用顛峰期參與車隊是個不錯的選擇,在一天的顛峰上下班或是下雨的時候,才開啟台灣大車隊的電話叫車機器,也才開始收使用機器的費用,這樣就不會發生參加車隊用了機器卻都在不到客人的問題,而在尖峰的時候車隊的車輛變多也可以分擔載客量,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1109 3LL 蔡孟宏

不同角色的語言 (汪佩妮)

  這次上課談到了Actor-Network這個概念,我想這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想法了,其實一直以來大家在做各種專案活動時,都或多或少在應用這個想法。在創新過程中有許多的Actor,讓事情變得有意義,每一個角色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有個政治社會的關係,而一個一個去突破網路,便不會變成劣勢。我學到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傳達某個意念時,要設法讓他們為你講話,而不是拼命說服他,這樣會容易成功很多。其實我覺得這也有點牽涉到自尊心或是面子,也許有的創新者不懂得循循善誘,對自己太有自信不願意用些小撇步,反而阻礙了創新的擴散。

  小人做的活動是瑣碎且需要埋頭苦幹的,而大人則常常都不在實驗室,以前就對於這種生態感到很納悶,總覺得教授好像都在外面做些光鮮亮麗的事!但其實大人們以前也都是小人吧,而不論是誰,其實都在用不同方式做研究。有些活動不全然是科學領域,也包括了許多社科研就,現在開始可以理解這些是必要的,因為科學之所在就是為了造福人民,如果光是研究而缺少了人的部分,就沒辦法被利用而展現價值了。

  科學能夠在行動、實驗過程中同時做創新的擴散。而且,不是只有科學家是創新的發明者,包括各種角色:農夫、衛生團體、政府、微生物…,集合在一起,這又回到Actor network的想法了。不同人看待東西的角度不一樣,所以要懂得使用不同角色能理解的語言,例如不要對農夫講專業名詞,而是用產乳量來解釋,這樣就會很容易被接受了!

  加一個額外的收穫,有時候聽了演講、上了課,覺得明明聽到很多有用的資訊,卻不容易變成自己的東西,但是蕭老師那天強調了,歸納三點,每一次都歸納!看似簡單的動作,可能就是因為少做了這件事,才讓腦袋裡的資訊不能全部連結起來。就像讀原文書時明明意思都懂卻常覺得少了點什麼,但如果用自己的文字,中文或英文都好,理解過後寫下來,才會真的記住剛剛讀了些什麼!

資四乙 汪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