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巴士德的社會建構(劉于瑄)

Pasteur’s promotion

巴士德先在科學群組內將idea作推廣,再往外面的社群去做遊說與實驗讓大家接受他的研究發現。原來,一項科學或技術發展不僅僅只是研究室內的鑽研探討,當這些技術發展需要在研究室外的地方做應用時,社會關係與人際網絡等的議題就是另一個KEY POINT了。就如素華學姐所說:「科學是社會建構的一個過程,具有個人主觀或群體觀念,非只是單純的科學數據。」仔細想想,只要是從人口中說出來的話,不都是主觀意識下的產物嗎?!

知識的建構-先打深再打廣

「一專多能」是我對自己未來的期許,我非常認同老師所說的知識要先打深度。之後,再去觸及別類來補足與延伸自己的專業,可惜的是現在的許多同學卻都反其道而行。記得在一個演講的Q&A問答中,同學提問要如何增進自己的第二外語,此時演講者便問道:「那什麼是你專業的第一外語呢?」這段對話在我心裡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反思。

2000或是20000?

一看到問題,即使知道是個陷阱,稍作分析後自己卻還是跳了下去。經過小組的討論後,我們認為不是二擇一的問題,而是要從供給面與需求面去做探討。供給面指的是iCall的使用率,我們應思考增加iCall系統的使用率,讓司機們能好好的利用它而非被動的依賴它,利用系統提供的功能去歸納增加自己的召call率;而需求面則是指教育消費者以增加其叫車率,而非隨搭隨乘導致過程中可能既耗時又無效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