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2009.05.14 台灣大車隊案例 小組心得

承陸、思妤、彥輝、百威


每天在攜來人往的大街上,隨處可見身批黃色戰袍的計程車呼嘯而過,而台灣大車隊正是裡頭一批優秀的戰將。全台北市約有六萬輛計程車,今天我們探討的是該用什麼方法讓台灣大車隊在台北市地區的計程車達到15000台。

首先我們思考為什麼台灣大車隊會希望將大台北地區的計程車擴張到15000台,對大車隊而言,優點可能會是大車隊能夠收到更多的會員費,另外大車隊也會因為計程車數目的增加而有較大的議價能力,對廣告主的效益變高,跟其他合作單位也能有較多的談判籌碼。然而,當計程車數目成倍的成長也會造成一些問題,例如司機彼此間利潤被瓜分會降低司機加入車隊的意願;叫車系統是否能夠負擔也是一個有待考量的問題;司機的素質及其他的管理問題更不是目前計程車數可以相比,因此這樣的成本效益是值得再考量的。

在幾個問題點中我們打轉了許久,最後聚焦在讓大車隊利潤成長而不是一味的去達成計程車數量增加的目的。於是我們決定強調品牌,在台北市裡計程車永遠不會難找,科技的幫助也總是有被追趕上的一天,因此品牌成了大車隊差異化重要的利基。讓大車隊的品牌吸引更多客戶搭乘和司機加入,進而創造大車隊的利潤。

做法上我們希望藉由鼓勵大車隊內部的非正式社群的正向力量,去提升現有司機的服務態度和服務品質,去達成目標。大車隊目前有數個非正式社群,像是科技型社群長於使用科技,會紀錄並分析資料,開發出像是黃金路線、黃金點並轉至電子地圖。另外一群專業型社群則注重服務和彼此激勵分享。但也不乏有一些可能會破壞大車隊名聲的江湖型社群。我們提出的觀點就是除了基本的司機訓練外,要鼓勵類似前兩種的非正式社群,遏止第三種類的司機出現,制定規範來懲處這類型的司機。透過正向社群讓司機感受到收入增加,心態上也能比起過去更加正面,進一步改善服務態度和品質,讓大車隊的名聲更加提升,吸引更多原先不是大車隊的司機有興趣加入。一方面達到知名度提高的效果,一方面也能增加計程車數量,讓大車隊收到更多會員費。

廣告的收益是另一個我們增加收入的來源,在大車隊品牌價值提升之後,我們覺得可以在車內擺設平面宣傳廣告,車外也能貼一些廣告讓大街小巷的人都能看到,用這種方式吸引更多廣告主合作,並把這個利潤與司機分享,帶來良性的循環,讓更多司機有加入的誘因。

從這個個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像計程車這種產業過去的突破靠的是科技,但在科技之後呢?要能更進一步的加值最終還是要靠「人」的力量,因此強調人與人間的互助會是我們著重的地方。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