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案例四專家1:蘇守謙博士

「專案負責人並沒有把他們的『餓』轉化成其他教授與學生們的『餓』,再加上學校文化一向自由,在不會『餓』的情況下,任何人想要硬塞東西給其他任何人,都是很困難的。」

不痛不餓,專案難成。在協助企業導入資訊專案的過程當中,我們經常會跟專案負責人分享一些觀念,其中,「痛」和「餓」的觀念是我們最常探討的。「痛」是指在現行作業當中,存在著一些事情,每天大家都用同樣的方法在做,做得很痛苦,急欲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儘速去之而後快的那種感覺。而「餓」則是指一種強烈的渴望,希望事情會因為這樣而變得更好,即使現行作業並沒有什麼問題,也希望儘快找尋突破性的做法。就我們過去的經驗,一個專案如果沒有「痛」也沒有「餓」, 通常很難成功。

「雅典娜」這個專案,從頭到尾看不到「痛」,或是更精確的說,專案負責人並沒有試著要去找出使用者真正的「痛」。究竟教授們在日常教學當中,有哪些滯礙難行的地方?學生們在日常學習過程當中,有哪些不便之處;而這當中,又有多少是可以利用資訊科技來改善的。有些問題可能跟管理制度有關,有些可能跟教授的異質性有關,不見得每種問題都可以靠資訊科技來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曾經仔細討論過,就不致於會有技術平臺都已建置好,卻獨缺教學軟體的情況發生。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專案倒是看得出明顯的「餓」。幾位工程背景的資深教授和實驗室負責人,極力促成下一代的資訊運作平臺,深信因此可以提升老師教學品質,增進學生科技能力。如此強烈的使命感和企圖心,再加上院長和資訊大廠的多方支持,斷無失敗的道理。只可惜這些專案負責人,並沒有把他們的「餓」轉化成為其他教授與學生們的「餓」。再加上學校文化一向自由,在不會「餓」的情況下,任何人想要硬塞東西給其他任何人,都是很困難的。

無賞無罰,誰會關心。既然缺乏自發性的「痛」和「餓」,接下來可以思考的恐怕就只有「賞」和「罰」了。在大學,教授最關心的,莫過於得到認可,進而升等或得到長久的聘任。使用「雅典娜」專案所建立的技術平臺,來開發教學軟體、提升教學成效,這件事情如果跟老師的績效、升等、聘期無關,相信要爭取到老師們的關注是很困難的。叡揚資訊曾經有機會參與一企業建立SFA(Sales Force Automation ,業務自動化專案),在系統建置完成之後,業務人員不想用,認為是浪費時間,讓專案負責人相當苦惱。最後還是靠總經理強制要求所有業務檢討會議,均需以SFA 系統內的及時資料為準,凡是未列入系統管制的銷售案,均不能列入業績,同時業務人員也得不到相對的業績獎金。類似像這樣的做法,對於改善業務人員事不關己、我行我素的習性,倒是頗有成效。

管理上常說:「沒有績效衡量,就沒有管理成效。」(No Measurement, No Management)如果學校對教授的所有績效衡量指標,都跟使用「雅典娜」的資訊平臺無關,那教授們自然也就不會關心這個專案的成敗。至於學校應該擬定什麼樣的賞罰政策才會有效,相信不需要大家操心,學校自有辦法,反倒是專案團隊是否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恐怕
才是關鍵。

科技領導,忽視管理。在協助企業資訊化的經驗當中,我們發覺資訊科技專案和資訊系統專案,兩者在專案管理以及專案成員的組合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一個科技的專案,譬如說,是要擴充網路頻寬,或是建置網路安全機制等,由資訊部門來主導通常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是一個管理資訊系統,譬如說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業資源規畫)或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若只交由資訊部門來主導,則風險很高。叡揚資訊曾經協助一家電信公司成功地建置一套業績分析系統,主導者便是業務部門的副總經理,責成一位非常了解業務流程的經理來規劃,整合各項業務需求,提
出完整的需求規格。相對而言,資訊部門則是從資訊科技的角度,如資訊架構、安全機制、權限控管等方面來從旁協助。另外一個流通業的資料庫行銷系統案例中,專案負責人也是行銷部門的主管,而非資訊部門的主管。整體來講,就我長期的觀察,如果是屬於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或EIS(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的應用,專案負責人可能是以使用者的上線主管(line manager)來擔任比較恰當。

「雅典娜」專案如果當初定位是在建立一套分散式網路「資訊平臺」,那交由這些工程技術導向的教授群執行,可能問題也不大,就像企業中的資訊部門所扮演的角色一樣。但是如果這個專案的目標是希望老師們都很願意使用電腦在教學中,同學們也都很願意用電腦來學習,那它就變成是一個「資訊應用」的專案,那麼導入者就應該要多考慮上述的各項管理問題了。專案成員最好也要有使用者代表來共同策劃和執行,才能避免反彈,確保專案成功。使用者參與(user involvement)一向是專案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讓使用者參與除了可以對他們的需求充分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參與本身就是凝聚共識的最佳過程。一個專案需要考慮的地方太多,可以說,幾乎沒有一個專案是完美的。使用者事前沒有充分參與,事成之後接手使用,就容易站在檢驗的角度來看結果,多少會比較挑剔。若是自己充分參與其中,即使規劃並非完美,執行仍有疏失,也較能體諒、容忍,共同促成。

成功示範,起死回生。檢視了以上種種問題,「雅典娜」專案進行至此,如果還能彌補或挽救,我認為可以嘗試「縮小範圍,建立成功案例」。任何新科技的推出,總是會有一群先期採納者(early adopter)願意率先使用,當務之急就是要在各科系中找出這一群先驅,並給予他們充足的資源和訓練,讓他們願意支持這個專案。接著再挑選合適的教學應用,包括課程內容和進行方式的訂定等等,協助他們發展對應的教學軟體,並配合適當的獎勵措施,鼓勵他們率先應用這資訊平臺在教學上。

過去有許多企業在推行線上學習計畫時,也常因為同仁對資訊技術的生疏和恐懼,或因為課程內容製作不易、無法及時更新等問題,而讓線上學習的計畫推廣困難重重。後來大家有經驗了,便從比較不會改變的課程內容,如公司簡介、CEO 的理念等課程開始,同時挑選資訊素養較高,資訊應用能力較強的部門開始實施,成效才逐漸彰顯。「雅典娜」專案雖比線上學習專案複雜許多,但是在選擇從「先期採納者」和「適當教學軟體」兩者結合之處開始推廣的觀念上,卻是相通的。一個老師成功,就是代表一個科系成功;一種教學應用成功,就有機會擴展到其他的教學應用。成功案例的推廣,對新興資訊應用的採納,個人認為尤
其有用。

7 意見:

I-Hsien Hsu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chia2 提到...

雅典娜這個案例,可以讓我們思考:校園整合網路的科技特質、組織情境對系統導入的重要性和心智框架如何造成系統導入的阻礙。

蘇守謙博士提供了幾個案例的問題根源點:一是不痛不餓,專案難成。專案負責人並沒有試著找出使用者的「痛」,找出學生和教授在教學上真正遇到或是需要的科技改善。無法將推行者的「餓」和使用者的「痛」結合,自然就無法得到認同。
同時如果沒有自發性的痛和餓,應該就要倚賴「賞」和「罰」,教授關心的是升遷或是長聘的好處,必須引起他們的關注。所謂:「沒有衡量績效,就沒有管理成效。」所以要確保所有人都對這個專案有成敗的同理心,不過當然也要衡量成效,太過強迫或是高壓也許也會物極必反。
另外蘇博士也提到一個有趣的觀念的,就是資訊管理專案和資訊管理專案處理上的不同。一個以技術主管還主導就可能成功,一個可能就要請使用者的上線主管來和資訊主管協調,才能達成比較好的成效。
最後可以用「縮小範圍,建立成功案例」。以成功的示範,帶動整個團隊中推行的速率。以先期採納者為典範,進而降低其他使用者的進入門檻並加以訂定獎勵措施誘因,鼓勵所有人應用資訊管理的平台。

整體而言,就是要從問題核心著手,先了解使用者的困難和問題,在提供使用上的獎懲和誘因,加上負責推行者的管理思維,以先鋒族群著手推動,也許就可以更快達成目標。

佳佳

morpheousfox 提到...

建構成功的先期使用者及使用案例的確在於已長期失去信心的專案推動中,具有一定重要的角色。或者轉移原本使用計畫的概念,而去讓既有的系統改頭換面,讓使用者重新看到現在的系統所具有的優點。
時間太長確實是目前專案推動的瓶頸,而多數人也認為這個系統「就只能這樣了」,這樣的情況下,就不只是推說「餓」或是「痛」的問題。更進一步,而是要如何回復對於新系統導入的信心。甚至是改變多數人在使用的體驗上,理解除了既有原先推動的狀態下,應當還有其他可能可以做到的用途,而刺激使用的需求發生。

治平

sedo 提到...

蘇守謙博士主要認為要縮小範圍,建立成功案例,希望藉由成功案例來吸引其他人對新興系統的接受與使用。我個人認為雖然是個方法,但是不是非常適用於這次的個案。個案中已經有提出,很多其他學院的教授認為這個系統不適用在他們學院的教學方式,這些反對者已經很清楚表達出,學校應該把重點耕耘放在〝教學創新〞,而不是〝科技創新〞因此就算所小範圍建立成功案例,根本就無法吸引校園其他不同學院使用者的加入。
因此,我覺得雅典娜系統如果要好用,最根本的方式先要吸引使用者的進入,譬如結合大家日常生活最常使用到的功能,像是部落格、相簿、電子信箱…等。再者,雅典娜的開發者一直是以技術導向為主,忽略了使用者導向的方式,推入這個系統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要好好行銷它,把他當作一件商品來推銷,用戶有任何的正向回饋意見都應該是設計雅典娜系統最主要的參考根據,所以說設計出使用者心中想要的產品,才是可以推行成功的重點。

彥輝

yesfish 提到...

相同一制性的系統,在強調鼓勵創新、包容不同文化與想法的大學校園內,是否真能突破科技框架,讓多數的使用者能夠真正的使用系統進行”學習”的目的?顯而易見的此套系統的開發與決策是由技術領導,並無協同開發讓使用者能真正發聲,教學開發機制也並未配合教授們的績效評估,學生更沒有將此系統用做真正學習的工具。然而,專案已進入第八年的開發,許多反對聲浪是已經存在已久且根深蒂固的為反對而反對,因此首先第一步或許是能夠讓反對使用的人能夠”受到重視”,藉由滿足用戶期望,進行遊說與說服;此外,目前反對聲浪最大的,是來自於人文學院與理學院的教授,若是能夠開放不同學院皆在此一平台上,建立屬於各學院的獨立功能,譬如機械系的可增加繪圖軟體等,透過共同開發,以教育為本體,技術輔助,再透過各學院挑選出來的先期使用者(包含對新技術較願意接受的學生與教授)優先使用,且可將意見回饋給共同開發。或許現在決策者的稍為讓步,能夠暫緩反對的聲浪。

思妤

tryanderror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tryanderror 提到...

蘇博士提到「無賞無罰,誰會關心」,這在企業內可能是事實,但在學校可能就不適用了。因為對「教授」來說,已經是終身職,「績效」對他來說,意義不大,學術地位可能才是教授所關心的。而在學校內影響力最大的還是教授,因此要爭取教授的支持,恐怕也必須投其所好的給予誘因。
就「地位」的層面來看的話,就不得不考慮到不同學院的感受。由於該專案是由理工學院主導,很可能讓其他學院的教授覺得地位被貶低而不願支持,所以如何能提升整體學校的地位,讓大家雨露均沾,可能是要思考的方向。

駿義

張貼留言